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学反应过程论文

酶反应相偶联脂质体的聚集与分散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6页
   ·脂质体(囊泡)第11-14页
     ·脂质体(囊泡)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第12-13页
     ·脂质体(囊泡)的分类第13页
     ·脂质体(囊泡)的特性第13-14页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方法第14页
   ·可作为超分子底物的脂双层囊泡(Lipid bilayer vesicle)第14-17页
   ·脂质体(脂双层囊泡)的聚集控制第17-24页
     ·金属离子诱导的囊泡聚集第17-19页
     ·pH诱导的囊泡聚集第19-20页
     ·温度诱导的囊泡聚集第20-21页
     ·DNA诱导的囊泡聚集第21-22页
     ·基于分子识别所引起的囊泡聚集第22-23页
     ·聚合物诱导的囊泡聚集第23-24页
     ·其他因素诱导的囊泡聚集第24页
   ·前景及展望第24-25页
   ·本研究工作的内容及意义第25-26页
2 肽脂质N~+C_5Ala2C_(16)和陶瓷型脂质(EtO)_3SiC_3N~+C_5Ala2C_(16)的人工合成第26-36页
   ·引言第26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6-28页
     ·实验药品第26-27页
     ·实验仪器及器材,第27-28页
     ·溶剂的精制第28页
     ·展开剂及洗液的配制第28页
   ·肽脂质N~+C_5Ala2C_(16)合成路线第28-29页
   ·合成步骤第29-33页
     ·合成双十六烷基胺第29-30页
     ·合成BOCAla2C_(16)第30-31页
     ·合成BrC_5Ala2C_(16)第31-32页
     ·合成N~+C_5Ala2C_(16)第32-33页
   ·陶瓷型肽脂质(EtO)_3SiC_3N~+C_5Ala2C_(16)合成路线第33页
   ·合成步骤第33-35页
     ·合成NC_5Ala2C_(16)第33-34页
     ·合成(EtO)_3SiC_3N~+C_5Ala2C_(16)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3 辅酶Ⅰ诱导肽脂质N~+C_5Ala2C_(16)囊泡聚集性能的研究第36-46页
   ·引言第36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6-37页
     ·实验药品第36-37页
     ·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方法第37-39页
     ·主要溶液的配置第37页
     ·肽脂质(N~+C_5Ala2C_(16))囊泡的制备第37-38页
     ·囊泡体系吸光度的测定第38页
     ·电镜观察实验第38页
     ·与囊泡结合的NADH量的测定第38-3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肽脂质(N~+C_5Ala2C_(16))囊泡第39页
     ·丙酮酸钠对囊泡聚集的影响第39-41页
     ·乳酸脱氢酶对囊泡聚集的影响第41页
     ·辅酶Ⅰ诱导肽脂质囊泡聚集/分散体系的构建第41-44页
     ·NADH与囊泡结合量的测定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4 辅酶Ⅰ诱导陶瓷型脂质(EtO)_3SiC_3N~+C_5Ala2C_(16)聚集性能的研究第46-57页
   ·引言第46-47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47页
     ·实验药品第47页
     ·实验仪器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50页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7-49页
     ·Cerasome囊泡的制备第49页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实验第49页
     ·Tris缓冲液中NAD~+转变为NADH的测定第49-50页
     ·Cerasome囊泡聚集的测定第5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不同pH值的Tris缓冲液中乳酸加入量对生成NADH量的影响第50-52页
     ·Cerasome囊泡第52页
     ·辅酶Ⅰ诱导Cerasome囊泡的聚集第52-54页
     ·NADH与囊泡结合量的测定第54-55页
     ·肽脂质(N~+C_5Ala2C_(16))囊泡的对比实验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附录A 核磁图谱第63-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山(樟村)方言的连读变调
下一篇:非线性系统中多参量优化方法的应用--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天线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