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第14-20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21-35页 |
·Shell粉煤气化技术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灰渣熔融行为的研究 | 第22-30页 |
·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22-25页 |
·灰渣流动性的研究 | 第25-28页 |
·煤中矿物迁移转化的研究 | 第28-30页 |
·灰渣析晶行为的研究 | 第30-31页 |
·灰渣析铁行为的研究 | 第31-32页 |
·灰渣形成机理的研究 | 第32页 |
·矿物组成定量分析研究 | 第32-33页 |
·研究内容的提出 | 第33-3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5-39页 |
·实验样品的选择 | 第35-36页 |
·工业气化渣样的选取 | 第35-36页 |
·制备模拟气化渣的煤样选择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高温热处理装置及配气装置 | 第36页 |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 | 第36页 |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36-3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7页 |
·X-射线能谱仪系统(EDX) | 第37页 |
·制备模拟气化渣的实验条件 | 第37-38页 |
·模拟气化渣的制备步骤 | 第38页 |
·样品的预处理 | 第38页 |
·样品分析 | 第38-39页 |
3 Shell气化炉内大块渣形成机理探究 | 第39-47页 |
·工业气化渣的灰化学组成研究 | 第39-40页 |
·正常渣样的灰化学组成研究 | 第39页 |
·非正常渣样的灰化学组成研究 | 第39-40页 |
·业气化渣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40-42页 |
·正常渣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40-41页 |
·非正常渣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41-42页 |
·工业气化渣的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分析 | 第42-45页 |
·正常渣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分析 | 第42-43页 |
·非正常渣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分析 | 第43-45页 |
·大块渣形成机理探究 | 第45-47页 |
4 Shell气化炉内大块渣析铁过程研究 | 第47-77页 |
·云南高硫煤的煤质分析 | 第47-48页 |
·模拟气化渣的矿物组成定量计算 | 第48-52页 |
·10%CO气氛下模拟气化渣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48-49页 |
·25%CO气氛下模拟气化渣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49-51页 |
·50%CO气氛下模拟气化渣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51-52页 |
·模拟气化渣的矿物转化分析 | 第52-56页 |
·10%CO气氛升温过程中矿物转化 | 第52-54页 |
·25%CO气氛升温过程中矿物转化 | 第54-55页 |
·50%CO气氛升温过程中矿物转化 | 第55-56页 |
·模拟气化渣的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分析 | 第56-75页 |
·10%CO气氛下灰渣的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分析 | 第57-62页 |
·25%CO气氛下灰渣的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分析 | 第62-69页 |
·50%CO气氛下灰渣的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分析 | 第69-75页 |
·云南高硫煤气化条件下析铁机理探讨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