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两种草地人工林的生态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人工林林下植被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 第11-13页 |
·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 第11-12页 |
·保持水土和防治荒漠化的作用 | 第12页 |
·对土壤质量的指示作用 | 第12页 |
·促进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树木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树木个体生长进程分析 | 第15页 |
·树木生物量研究 | 第15-16页 |
·草原人工林地土壤质量及林下植被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8-22页 |
·研究区的位置 | 第18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8页 |
·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 | 第18-19页 |
·土地资源条件 | 第19页 |
·天然植被类型与分布 | 第19-20页 |
·研究区林木资源概况 | 第20-21页 |
·多伦县生态建设项目 | 第21页 |
·研究区社会环境状况 | 第21-22页 |
3 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及综合评价 | 第22-37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土壤养分各指标分析 | 第23-31页 |
·土壤养分的综合评价 | 第31-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不同草原人工林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第37-52页 |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 | 第37-39页 |
·Α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Β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研究区植物组成特征 | 第40-42页 |
·多样性指数间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PCA) | 第43-45页 |
·不同草原人工林对林下植被的Α多样性的影响 | 第45-49页 |
·不同草原人工林对林下植被的Β多样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变化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5 两种不同人工林树木个体生长规律及生物量的研究 | 第52-61页 |
·研究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两种树木个体生长过程分析 | 第52-59页 |
·华北落叶松与兴安杨单株生物量生长变化规律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