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 第13-28页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DMFC存在的问题与AEM-DMFC的提出 | 第14-15页 |
·AEM-DMFC与PEM-DMFC的比较 | 第15-17页 |
·碱性条件下氧电催化还原的反应历程及氧在电极上的吸附机理 | 第17-19页 |
·氧电催化还原反应历程 | 第17-18页 |
·氧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 | 第18-19页 |
·碱性条件下氧电还原的催化剂 | 第19-22页 |
·纯金属Pt/C催化剂 | 第19-20页 |
·Pt基合金催化剂 | 第20-21页 |
·非铂的金属催化剂 | 第21页 |
·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 | 第21页 |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21-22页 |
·DMFC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2-25页 |
·浸渍法 | 第22页 |
·化学共沉淀法 | 第22-23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23页 |
·气相还原法 | 第23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23-24页 |
·高温合金化法 | 第24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4页 |
·其它方法 | 第24-25页 |
·电催化剂的设计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6-28页 |
·研究方向 | 第26-27页 |
·研究工作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 | 第29-32页 |
·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0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30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0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电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第32-39页 |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32-33页 |
·催化剂的EDS表征 | 第33-36页 |
·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36-39页 |
第四章 Pt基二元合金电化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69页 |
·Pt-Ni/C系催化剂活性及抗甲醇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Ni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Ni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抗甲醇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甲醇浓度对Pt_(50)Ni_(50)/C电催化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电解液的pH值对Pt-Ni/C电催化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Pt-Co/C系催化剂活性及抗甲醇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Co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Co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抗甲醇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甲醇浓度对Pt_(80)Co_(20)/C电催化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电解液的pH值对Pt-Co/C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Pt-Fe/C系催化剂活性及抗甲醇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Fe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Fe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抗甲醇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甲醇浓度对Pt_(50)Fe_(50)/C电催化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电解液的pH值对Pt-Fe/C电催化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Pt-Mo/C系催化剂活性及抗甲醇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Mo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Mo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抗甲醇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甲醇浓度对Pt_(50)Mo_(50)/C电催化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电解液的pH值对Pt-Mo/C电催化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Pt-W/C系催化剂活性及抗甲醇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W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W的掺杂量对Pt/C催化剂抗甲醇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甲醇浓度对Pt_(50)W_(50)/C电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电解液的pH值对Pt-W/C电还原氧活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不同催化剂活性和抗甲醇性比较 | 第63-68页 |
·不同催化剂活性比较 | 第63-64页 |
·不同催化剂抗甲醇性比较 | 第64-67页 |
·Pt_(50)Ni_(50)/C的活性稳定性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