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我国公路建设融资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创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的思路和意义第10-13页
第二章 基本的理论知识第13-18页
   ·公路的经济属性第13-16页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第13-14页
     ·公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第14-15页
     ·小结第15-16页
   ·公路的分类第16-18页
第三章 我国公路建设融资模式的演变过程分析第18-26页
   ·融资模式与融资体制的区别与联系第18页
     ·投资和融资的区别与联系第18页
     ·投融资体制与融资模式的区别与联系第18页
   ·我国公路建设融资模式的演变过程分析第18-21页
     ·完全依赖财政收入阶段(建国初期-20世纪80年代初)第18-19页
     ·改革探索和试点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第19-20页
     ·市场化趋向改革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第20-21页
   ·公路建设融资模式不同阶段的区别第21-23页
     ·体制特征不同第21-22页
     ·资金来源渠道不同第22页
     ·国家出台相关不同的法律条文第22页
     ·公路建设状况不同第22页
     ·公路属性的变动第22-23页
   ·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历史演变的两个基本方向第23-24页
     ·第一个基本方向第23-24页
     ·第二个基本方向第24页
   ·公路建设融资模式演变的原因第24-26页
     ·社会变革是引发演变的内在因素第24页
     ·公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决定因素第24-25页
     ·金融体制改革为模式变化创造了基础条件第25-26页
第四章 我国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分析第26-41页
   ·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分析第26-35页
     ·政府投资第26-31页
     ·非政府公路经营主体投资第31-33页
     ·小结第33-35页
   ·我国公路建设各种资金来源分析及预测第35-41页
     ·养路费第35页
     ·公路运输管理费、客货运附加费第35页
     ·车购费(税)第35-36页
     ·车辆通行费第36页
     ·非经营性基金第36页
     ·国债第36页
     ·以工代赈第36页
     ·民工建勤第36-37页
     ·民营资本第37-38页
     ·国内外贷款第38-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发达国家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分析第41-50页
   ·发达国家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分析第41-47页
     ·美国模式第41-43页
     ·日本模式第43-45页
     ·欧洲模式第45-47页
   ·发达国家公路融资模式的经验借鉴第47-50页
     ·政府为投资提供优良的宏观环境第47-48页
     ·公路建养施工的市场化提高了管理效率第48页
     ·公路建设中政府投资是主要来源,各级政府共同分担资金责任第48-49页
     ·公路用户税成为公路建设的主要来源第49页
     ·普遍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建立收费高速公路第49-50页
第六章 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第50-60页
   ·完善现有融资模式的一些思考第50-56页
     ·非偿还性基本建设基金的分配问题第50页
     ·干线公路网建设应当以收费还贷公路作为主要的融资模式第50-51页
     ·引进民营资金问题第51页
     ·乱收费问题的治理第51-52页
     ·燃油税的出台问题第52-53页
     ·提倡以工代赈第53页
     ·改善投资环境第53-55页
     ·加强中央政府的调控职能第55页
     ·设立公路建设专门基金第55-56页
   ·对现有融资模式的创新第56-60页
     ·公路建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第56-57页
     ·公路建设融资模式的创新第57-60页
第七章 总结第60-63页
   ·主要的观点和结论第60-61页
     ·基本的理论知识第60页
     ·公路建设融资模式的演变过程分析第60页
     ·我国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分析第60页
     ·发达国家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分析第60-61页
     ·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第61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1-63页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61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
下一篇: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中厚板的变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