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1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 第13-15页 |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 ·锂离子电池特点 | 第16-17页 |
|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 第17-29页 |
| ·负极材料 | 第18-22页 |
| ·电解液 | 第22-23页 |
| ·正极材料 | 第23-29页 |
| ·层状结构Li[Ni,Co,Mn]O_2 三元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29-38页 |
| ·Li[Ni,Co,Mn]O_2 结构特点 | 第29-31页 |
| ·Li[Ni,Co,Mn]O_2 制备方法评述 | 第31-35页 |
| ·Li[Ni,Co,Mn]O_2 改性 | 第35-38页 |
| ·Li[Ni,Co,Mn]O_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38页 |
|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51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51页 |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51页 |
| ·金属元素分析 | 第51-52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2页 |
| ·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 | 第52页 |
| ·比表面积测试(BET 法) | 第5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2-54页 |
| ·实验电池的组装 | 第52-53页 |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53页 |
| ·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53页 |
| ·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 第三章 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合成方法初探 | 第55-74页 |
| ·三种常用合成方法对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性能影响 | 第55-60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的制备 | 第55-5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 ·微波共沉淀法制备Li[Ni,Co,Mn]O_2 正极材料前驱体 | 第60-70页 |
| ·α型Ni_(0.8)Co_(0.2)(OH)_2 前驱体的制备 | 第60-62页 |
| ·α型Ni_(0.8)Co_(0.2)(OH)_2 前驱体的结构 | 第62-65页 |
| ·LiNi_(0.8)Co_(0.2)O_2 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65-68页 |
| ·Li[Ni,Co,Mn]O_2 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第四章 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 第74-100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正极材料制备 | 第74-80页 |
| ·制备工艺路线设计 | 第74-77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77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分析 | 第77-80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正极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80-82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的表面形貌 | 第80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正极材料XRD 谱图分析 | 第80-81页 |
| ·充放电特性 | 第81-82页 |
| ·工艺参数的影响 | 第82-97页 |
| ·烧结气氛对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的影响 | 第82-85页 |
| ·烧结温度对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的影响 | 第85-89页 |
| ·烧结时间对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的影响 | 第89-94页 |
| ·锂盐的添加量对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的影响 | 第94-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
| 第五章 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结构表征及电化学特性研究 | 第100-116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的成分分析 | 第100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 的结构特性 | 第100-101页 |
| ·循环伏安研究 | 第101-103页 |
| ·Li| LiNi_(1/3)Co_(1/3)Mn_(1/3)O_2 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 第103-105页 |
| ·充放电性能研究 | 第105-112页 |
| ·低倍率下的循环性能 | 第105-107页 |
| ·低倍率不同充放电电压区间下的循环性能 | 第107页 |
| ·高倍率下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7-110页 |
| ·Li/LiNi_(1/3)Co_(1/3)Mn_(1/3)O_2 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循环性能 | 第110-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 第六章 F 元素掺杂对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16-129页 |
| ·F 取代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z)F_z 的合成 | 第117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z)F_z 的结构特性 | 第117-123页 |
| ·XRD 分析 | 第117-119页 |
| ·F 掺杂量对Li[Ni1/3C01/3M111/3]O_(2-z)F_z 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z)F_z 材料XPS 分析 | 第120-123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z)F_z 的低倍率充放电特征 | 第123-125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z)F_z 材料的高倍率性能 | 第125-126页 |
| ·LiNi_(1/3)Co_(1/3)Mn_(1/3)O_(2-z)F_z 材料的循环伏安研究 | 第126-1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29页 |
| 第七章 蔗糖的添加对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129-137页 |
| ·不同蔗醣添加量样品的制备 | 第129页 |
| ·蔗醣的添加对样品的 TG 和 DTA 产生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 ·不同蔗醣添加量样品的结构特性 | 第130-133页 |
| ·XRD 谱图分析 | 第130-132页 |
| ·不同蔗醣添加量对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 ·蔗醣的添加对 LiNi_(1/3)Co_(1/3)Mn_(1/3)O_2 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6-137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7-140页 |
| 致谢 | 第140-14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41-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