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多种信号诱导alpha DOX 的表达 | 第9-17页 |
·水杨酸信号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 第9-13页 |
·JA 在抗逆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脱落酸与植物的胁迫抗逆 | 第14-15页 |
·乙烯与植物的抗逆性 | 第15页 |
·活性氧在抗逆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NO 在抗逆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高等生物中的可变剪切 | 第17-18页 |
·alpha DOX 的酶学特性 | 第18-19页 |
·alpha DOX 表达模式及组织定位 | 第19-20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材料 | 第22-25页 |
·拟南芥DOX2 基因的cDNA | 第22页 |
·质粒载体 | 第22页 |
·宿主菌 | 第22页 |
·引物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盒 | 第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计算机分析软件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法 | 第26页 |
·DOX1 全长cDNA 的克隆 | 第26-29页 |
·DOX2 的克隆 | 第29-30页 |
·重组表达载体pGEX-DOX1 和pGEX-DOX2 的构建 | 第30-31页 |
·拟南芥DOX1 和DOX2 的原核表达 | 第31页 |
·DOX2 原核表达的可溶性分析及重组蛋白表达量分析 | 第31页 |
·DOX2 原核表达的Western blot 鉴定 | 第31-32页 |
·重组DOX2 的大量诱导表达 | 第32页 |
·菌体的裂解与重组DOX2 亲和纯化 | 第32-33页 |
·DOX2 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 | 第33页 |
·DOX1 可变剪切研究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2页 |
·拟南芥DOX1 和DOX2 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4-45页 |
·拟南芥DOX1 和DOX2 基因的克隆 | 第34页 |
·DOX1 和DOX2 蛋白质性质分析 | 第34-35页 |
·疏水性分析 | 第35-37页 |
·DOX1 和DOX2 结构域分析 | 第37页 |
·DOX1 和DOX2 蛋白序列比对 | 第37页 |
·DOX2 与番茄feebly-like 基因比对结果 | 第37-40页 |
·DOX 的进化分析 | 第40-44页 |
·DOX 基因稀有密码子分析 | 第44-45页 |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DOX1 和pGEX-DOX2 的构建以及诱导表达 | 第45-46页 |
·重组质粒pGEX-DOX1 和pGEX-DOX2 的双酶切鉴定 | 第45页 |
·DOX1 和DOX2 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45-46页 |
·重组蛋白DOX2 的可溶性分析和Western Blot 鉴定 | 第46-47页 |
·DOX2 亲和纯化 | 第47-48页 |
·DOX2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 | 第48页 |
·DOX1 基因可变剪切研究 | 第48-5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2-55页 |
·原核表达系统的选择及其酶学特性分析 | 第52页 |
·Alpha DOX 基因的生物学作用 | 第52-53页 |
·Alpha DOX 基因所处的信号途径 | 第53-54页 |
·Alpha DOX 与哺乳动物PGHS | 第54页 |
·拟南芥alpha DOX1 内含子滞留的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缩略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