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农药的发展和使用 | 第8-9页 |
·农药的种类 | 第9页 |
·农药污染对中药材的危害 | 第9-10页 |
·中药材农药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中药材农药残留的成因 | 第10页 |
·目前我国中药材农药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 | 第11-16页 |
·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制备与前处理 | 第11-14页 |
·目前我国常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 | 第14页 |
·近期发展起来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 | 第14-16页 |
·GC-MS 检测与农药残留分析 | 第16-17页 |
·GC-MS 检测 | 第16页 |
·GC-MS 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同时测定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GC-MS 方法研究 | 第19-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标准品与对照品 | 第21-22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标准样品的制备 | 第23页 |
·对照品储备液制备 | 第23页 |
·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第23页 |
·GC-MS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36页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23-24页 |
·进样口温度的确定 | 第24页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24-32页 |
·特征离子的选择 | 第32-33页 |
·GC-MS 阳性确证 | 第33页 |
·GC-ECD 与GC-MS 定性方法的比较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丹参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 第36-41页 |
·提取效率实验 | 第36-37页 |
·与药典方法比较 | 第37页 |
·固定相的选择 | 第37页 |
·固定相用量的选择 | 第37-38页 |
·洗脱剂的选择 | 第38页 |
·洗脱液比例的确定 | 第38页 |
·洗脱液体积的确定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1-44页 |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第41-42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42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42页 |
·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同时测定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GC-MS 方法研究 | 第44-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材料 | 第44页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标准品与对照品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第45页 |
·GC-MS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5-52页 |
·进样口温度的确定 | 第45-46页 |
·GC-MS 条件的选择 | 第46-50页 |
·GC-MS 定性方法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丹参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 第52-58页 |
·提取效率实验 | 第52页 |
·净化材料的选择 | 第52-53页 |
·洗脱液比例的确定 | 第53-55页 |
·固定相用量的选择 | 第55-56页 |
·洗脱液体积的确定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58-61页 |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第58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58-59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59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59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丹参中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 第61-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仪器设备 | 第61页 |
·试剂及药品 | 第61-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测定 | 第63-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 第65-67页 |
·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