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秋海棠属植物概况 | 第12页 |
2. 丽格海棠的生产状况和前景 | 第12-14页 |
3. 我国花卉育种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4. 转基因技术在花卉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5. 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原理及应用 | 第15-16页 |
6. 花卉目的基因的研究 | 第16-19页 |
·与花色有关的基因 | 第16-17页 |
·与花型有关的基因 | 第17-18页 |
·与花期有关的基因 | 第18页 |
·与花卉衰老相关的基因 | 第18-19页 |
7. 植物细胞周期蛋白基因 | 第19-20页 |
·植物细胞周期蛋白基因 | 第19页 |
·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基因 | 第19-20页 |
8. 花卉诱变育种 | 第20-21页 |
·我国诱变育种的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诱变育种技术及处理方法 | 第21页 |
9. 化学诱变技术 | 第21-23页 |
·化学诱变育种研究的进展 | 第22页 |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诱变机理 | 第22-23页 |
·EMS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23页 |
10.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11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丽格海棠受体系统的建立 | 第26-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 试验结果 | 第29-31页 |
·生芽培养 | 第29-30页 |
·不定芽的生根 | 第30页 |
·炼苗与移栽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激素的影响 | 第31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31-32页 |
·生根培养与炼苗 | 第32-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丽格海棠转化cycd2基因的初步研究 | 第34-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植物材料 | 第34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34页 |
·各种试剂盒 | 第34-35页 |
·常用储存液及配法 | 第35页 |
·生化试剂与配置 | 第35-36页 |
·培养基 | 第36-37页 |
2. 方法 | 第37-42页 |
·质粒pBI121-cycd2转化根癌农杆菌EHA52 | 第37-38页 |
·丽格海棠再生系统的建立 | 第38页 |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 第38页 |
·Cycd2基因共培养转化丽格海棠 | 第38-39页 |
·转化体的检测 | 第39-42页 |
3. 结果 | 第42-49页 |
·pBI121-cycd2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42页 |
·根癌农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2-43页 |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 第43-44页 |
·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对出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共培养时间对Km抗性芽分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Km抗性丽格海棠的筛选培养 | 第46-47页 |
·丽格海棠叶片总DNA的提取 | 第47页 |
·丽格海棠转化体的PCR检测 | 第47-48页 |
·丽格海棠转化体的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基因转化目的 | 第49页 |
·选择压力的确定 | 第49-50页 |
·脱菌剂的使用 | 第50-51页 |
·转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EMS对丽格海棠离体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 第53-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植物材料 | 第53页 |
·试剂 | 第53页 |
·常用储备液 | 第53页 |
·溶液的配置 | 第53-54页 |
2. 方法 | 第54-57页 |
·外植体的处理及成苗 | 第54页 |
·最适处理时间的选择 | 第54-55页 |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第55页 |
·RAPD体系条件优化 | 第55-56页 |
·变异植株的筛选 | 第56页 |
·嵌合体的分离及变异后代的遗传稳定性鉴定 | 第56-57页 |
3 结果 | 第57-64页 |
·最适处理时间的选择 | 第57页 |
·不同浓度EMS对外植体诱导和成苗的影响 | 第57-59页 |
·RAPD体系条件优化 | 第59-60页 |
·EMS处理后变异的情况 | 第60-61页 |
·变异株系的RAPD检测 | 第61-63页 |
·嵌合体的分离及变异后代的遗传稳定性鉴定 | 第63-64页 |
4. 讨论 | 第64-65页 |
·EMS诱变的有效性 | 第64页 |
·RAPD在植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第64-65页 |
·嵌合突变体的分离 | 第65页 |
5. 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图版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