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十七、十八世纪哲学论文--卢梭(Rousseau,J.J.1712~1778年)论文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导言第15-24页
 一、国内学术界对卢梭思想的研究状况第15-19页
 二、卢梭美学思想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19-22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2-24页
第一章 卢梭的生平及学术思想概观第24-52页
 第一节 卢梭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形成轨迹第24-31页
  一、在大自然中成长:记忆深处的自然情结(1712-1740)第24-26页
  二、都市生活中的盘旋:暂别自然的迷惘和找寻(1740-1749)第26-28页
  三、文坛论战:“回归自然”思想的提出及实践(1749-1762)第28-30页
  四、自我反思与批判:人生理想的固守(1762-1778)第30-31页
 第二节 卢梭思想的理论渊源—以“回归自然”为中心第31-43页
  一、“回归自然”—对抗功利主义伦理观使然第31-34页
  二、感觉经验论—“回归自然”的哲学基础第34-36页
  三、泛神论与自然神论—“回归自然”的神学背景第36-40页
  四、近代自然法哲学—“回归自然”的政治理论资源第40-43页
 第三节 “回归自然”思想的美学解读第43-52页
  一、卢梭的审美文化人格第43-47页
  二、“回归自然”的美学图景与内在逻辑第47-52页
第二章 卢梭美学中的“自然”观念第52-77页
 第一节 自然:对抗异质的文化偶像第52-62页
  一、关于“文明”的不同理解第53-57页
  二、作为“卢梭式文化”的象征第57-62页
 第二节 平民意识主导下的自然美思想第62-71页
  一、“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在大自然中的”第62-67页
  二、自然意象的“崇高美”第67-71页
 第三节 卢梭的自然主义生态智慧第71-77页
  一、整体主义的宇宙和谐观第71-73页
  二、人性冲突与生态关怀第73-77页
第三章 卢梭美学中的“自由”倾向第77-101页
 第一节 卢梭思想中的“自由”概念辨析第77-85页
  一、自由是“力学定律根本无法解释”的“纯粹精神的行为”第77-80页
  二、“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第80-85页
 第二节 人格自由与审美超越第85-92页
  一、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探寻人格自由之途第85-89页
  二、人格自由的审美超越性第89-92页
 第三节 文学活动中主体意识的提升第92-101页
  一、“发现了真正的‘我”第92-95页
  二、自我意识与心理分析第95-101页
第四章 卢梭美学思想中的“情感”意蕴第101-122页
 第一节 有关“情理”之辨第101-108页
  一、情感:反思理性的感性介质第101-104页
  二、由情出理,以情引理第104-108页
 第二节 艺术审美中的情感表现论第108-115页
  一、新古典主义:理性至上的艺术原则第108-111页
  二、卢梭:艺术是“情感或感情的流溢”第111-115页
 第三节 卢梭的情教论美育思想第115-122页
  一、卢梭教育思想的破与立第116-117页
  二、做“大自然培养出来的人”第117-120页
  三、卢梭美育思想的意义第120-122页
第五章 “回归自然”语境下的艺术理论第122-142页
 第一节 卢梭的艺术批判视域第122-127页
  一、“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第122-125页
  二、艺术批判的精神实质第125-127页
 第二节 对悲剧“净化说”的批判第127-137页
  一、剧场“假相”第128-130页
  二、剧场“真相”第130-133页
  三、戏剧理论中的柏拉图主义第133-137页
 第三节 对文学与音乐的肯定第137-142页
  一、辩护原则第137-139页
  二、美与善的结合第139-142页
第六章 卢梭美学思想的贡献与局限第142-169页
 第一节 卢梭美学思想的影响第142-160页
  一、卢梭与19世纪西方审美范式的转换第143-155页
  二、卢梭与现代性第155-160页
 第二节 卢梭美学思想的局限第160-169页
  一、片面的深刻:对文明异化的批判第161-164页
  二、整体的偏狭:对艺术审美经验的执着第164-166页
  三、内在的矛盾:对“美”、“善”问题的考量第166-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7页
致谢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MIDS的虚拟式振动筛泥浆参数测试仪研制
下一篇:搅拌摩擦焊中热过程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