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12页 |
缩写词 | 第12-15页 |
摘要 | 第15-18页 |
Abstract | 第18-21页 |
前言 | 第21-2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23-39页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 | 第23-27页 |
·线粒体基因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23-25页 |
·叶绿体基因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25-26页 |
·RNA编辑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26-27页 |
·cDNA-AFLP在基因差异表达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cDNA-AFLP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 第27-29页 |
·cDNA-AFLP技术的原理 | 第27-28页 |
·cDNA-AFLP技术的应用 | 第28-29页 |
·cDNA-AFLP技术的缺点 | 第29-30页 |
·基因芯片在基因差异表达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基因芯片概述 | 第30页 |
·基因芯片的应用 | 第30-31页 |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查尔酮合成酶在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地位 | 第31-32页 |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32-33页 |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33-35页 |
·CHS基因与花色 | 第33-34页 |
·CHS基因与逆境 | 第34页 |
·CHS基因与雄性不育 | 第34页 |
·CHS基因的进化研究 | 第34-35页 |
·富含脯氨酸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植物中的PRP基因 | 第36页 |
·植物PRP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36-37页 |
·肌动蛋白与前纤维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 第37-39页 |
·植物中的肌动蛋白基因 | 第38页 |
·植物中的前纤维蛋白基因 | 第38-39页 |
2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ogu-CMS和pol-CMS白菜及保持系蕾期基因表达差异 | 第39-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5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9-41页 |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第41-42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41页 |
·第二链cDNA合成 | 第41-42页 |
·cDNA-AFLP操作 | 第42-43页 |
·cDNA酶切、连接 | 第42页 |
·模板的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 | 第42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2-43页 |
·银染 | 第43页 |
·差异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 | 第43-44页 |
·差异片段的RT-PCR分析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不同胞质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分级花蕾中的表达差异 | 第45-47页 |
·花蕾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 | 第47-54页 |
·差异片段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59页 |
3 利用Affymetrix芯片分析ogu-CMS、pol-CMS及保持系蕾期基因表达差异 | 第59-8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实验材料和芯片杂交 | 第59-60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半定量RT-PCR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80页 |
·分级花蕾中基因的表达差异 | 第61-78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类 | 第78-79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验证 | 第79-80页 |
·讨论 | 第80-83页 |
4 胞质雄性不育白菜叶绿体trnL-ndhJ区域序列发生变异 | 第83-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4页 |
·实验材料 | 第84页 |
·trnL-ndhJ基因区域的克隆 | 第84页 |
·PCR产物的回收、测序和RT-PCR验证 | 第8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4-88页 |
·获得‘Bpol97-05A'特异表达差异片段P1708 | 第84-85页 |
·差异片段P1708的半定量RT-PCR验证 | 第85-86页 |
·trnL-ndhJ基因区域的克隆 | 第86页 |
·trnL-ndhJ区域的序列分析 | 第86-88页 |
·讨论 | 第88-89页 |
5 花药特异基因BcAPG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 第89-10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1页 |
·实验材料 | 第90页 |
·基因克隆 | 第90页 |
·PCR产物的回收、测序 | 第90页 |
·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第90页 |
·同源基因的克隆 | 第90-9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1-100页 |
·BcAPG的序列分析 | 第91-93页 |
·片段B0610回收与测序 | 第91页 |
·BcAPG基因的克隆 | 第91-93页 |
·BcAPG的时空表达 | 第93-94页 |
·RT-PCR验证 | 第93页 |
·BcAPG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93-94页 |
·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和疏水性分析 | 第94-95页 |
·十字花科植物BcAPG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对 | 第95-100页 |
·BcAPG同源基因的克隆 | 第95-98页 |
·APG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 | 第98-100页 |
·讨论 | 第100-101页 |
6 白菜雄性不育基因BcMS2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 第101-10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1-102页 |
·实验材料 | 第101页 |
·基因的克隆 | 第101-102页 |
·PCR产物的回收、测序 | 第102页 |
·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10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8页 |
·BcMS2的序列分析 | 第102-104页 |
·BcMS2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104-105页 |
·推导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和疏水性分析 | 第105-106页 |
·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第106-108页 |
·讨论 | 第108-109页 |
7 白菜肌动蛋白基因BcACT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 第109-1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0页 |
·实验材料 | 第110页 |
·基因的克隆 | 第110页 |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1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0-119页 |
·BcACT的序列分析 | 第110-111页 |
·BcACT的表达分析 | 第111-112页 |
·BcACT在进化中的地位 | 第112-119页 |
·讨论 | 第119-121页 |
8 白菜花药特异基因BcPRO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121-1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1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21-122页 |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122页 |
·同源基因的克隆 | 第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8页 |
·BcPRO基因的克隆 | 第122页 |
·BcPRO的序列分析 | 第122-123页 |
·BcPRO的表达分析 | 第123-124页 |
·BcPRO在进化中的地位 | 第124页 |
·BcPRO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 第124-128页 |
·讨论 | 第128-131页 |
9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BcCHS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 第131-1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1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31-132页 |
·RNA和D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 第132页 |
·基因克隆 | 第132-133页 |
·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133页 |
·同源基因的克隆 | 第133页 |
·白花突变体BcCHS-wf的克隆 | 第1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33-142页 |
·BcCHS的序列分析 | 第133-134页 |
·BcCHS的表达分析 | 第134-135页 |
·十字花科植物BcCHS同源基因的序列比对 | 第135-140页 |
·白花突变体BcCHS-wf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140-142页 |
·BcCHS-wf的克隆 | 第140页 |
·BcCHS-wf的序列分析 | 第140-142页 |
·讨论 | 第142-145页 |
结论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7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论著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