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源煤炭公司战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研究内容和流程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 ·研究流程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 第9-10页 |
|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思维特征 | 第10-11页 |
|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作用 | 第11-12页 |
|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 第12-13页 |
| ·纵向一体化战略 | 第13-14页 |
| ·差异化战略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龙之源公司战略分析 | 第15-31页 |
| ·龙之源公司的当前战略 | 第15页 |
| ·龙之源煤炭公司简介 | 第15页 |
| ·龙之源公司的当前战略 | 第15页 |
| ·龙之源煤炭公司经营战略环境分析 | 第15-17页 |
|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 第15-16页 |
| ·“五力模型”分析 | 第16-17页 |
| ·EFE 原理分析 | 第17-18页 |
| ·列出外部因素 | 第17页 |
| ·对各因素赋予权重 | 第17-18页 |
| ·对各因素评分 | 第18页 |
| ·求各加权分数 | 第18页 |
| ·求总加权分数 | 第18页 |
| ·AHP 模型概述 | 第18-23页 |
| ·AHP 模型的构建 | 第18-19页 |
| ·AHP 模型求解的五个步骤 | 第19-23页 |
| ·龙之源公司的 EFE 矩阵 | 第23-26页 |
| ·构建龙之源公司外部因素AHP 模型 | 第23-24页 |
| ·龙之源公司AHP 模型中各因素的权重 | 第24-25页 |
| ·龙之源公司的EFE 矩阵 | 第25-26页 |
| ·内部战略要素评价 | 第26-31页 |
| ·IFE 矩阵原理 | 第26-27页 |
| ·龙之源公司内部因素AHP 模型 | 第27-29页 |
| ·龙之源公司的IFE 矩阵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龙之源公司的发展战略设计与评估 | 第31-38页 |
| ·内外部因素的综合评价 | 第31-32页 |
| ·发展战略方案 | 第32页 |
| ·备选战略方案的优选评价 | 第32-38页 |
| ·用QSPM 筛选企业战略方案 | 第32-36页 |
| ·关于优选战略方案的评价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龙之源煤炭公司战略实施 | 第38-49页 |
| ·龙之源煤炭公司战略实践 | 第38-40页 |
| ·经营战略目标的确立 | 第38页 |
| ·战略的确立和实施 | 第38-39页 |
| ·经营战略的控制 | 第39-40页 |
| ·龙之源煤炭公司经营战略管理效果评价 | 第40-41页 |
|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 第40页 |
| ·财务利益 | 第40-41页 |
| ·非财务利益 | 第41页 |
| ·经营战略管理综合效果 | 第41页 |
| ·对经营战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 第41-43页 |
| ·经营战略目标的合理性问题 | 第41页 |
| ·经营战略体系的优化问题 | 第41-42页 |
| ·经营战略风险 | 第42页 |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问题 | 第42页 |
| ·技术人才和战略管理人才的问题 | 第42页 |
| ·经营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协调问题 | 第42-43页 |
| ·问题解决对策和改进建议的提出 | 第43-46页 |
| ·经营战略目标的制定 | 第43页 |
| ·战略体系的优化 | 第43-44页 |
| ·经营战略目标的控制 | 第44页 |
| ·经营战略风险的管理 | 第44页 |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 第44-45页 |
| ·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 | 第45页 |
| ·经营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匹配 | 第45-46页 |
| ·经营战略管理改进建议 | 第46-48页 |
|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 第46页 |
| ·领导作用 | 第46页 |
| ·全员参与 | 第46-47页 |
| ·过程方法 | 第47页 |
| ·管理的系统方法 | 第47页 |
| ·持续改进 | 第47页 |
|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第47-48页 |
| ·设计基于战略控制的绩效考核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