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提出的背景、内涵及范围 | 第13-15页 |
·中国生态服务补偿提出的背景 | 第13页 |
·生态服务补偿的概念、内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3-14页 |
·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适用性及其发展阶段 | 第14-15页 |
2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5-23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环境外部性理论 | 第16页 |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 | 第16-17页 |
·生态资产理论 | 第17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7-18页 |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分类 | 第18-20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的类型 | 第20-21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分析框架 | 第21-23页 |
3 国内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实践与研究进展 | 第23-39页 |
·国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研究进展和案例分析 | 第23-26页 |
·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研究进展和案例分析 | 第26-37页 |
·基于大型项目的国家补偿 | 第28-30页 |
·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方式 | 第30-33页 |
·自发的交易模式——基于市场的补偿 | 第33-36页 |
·水权交易 | 第36-37页 |
·基于水资源量的水费补偿方式——水电公司和用水户的补偿 | 第37页 |
·案例评述 | 第37-39页 |
4.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5.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案例分析 | 第40-76页 |
·金华江流域特征 | 第41-47页 |
·流域自然环境特征 | 第41-45页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45页 |
·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47页 |
·合理性与可行性 | 第47-48页 |
·流域环境服务补偿交易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48-54页 |
·金华江流域的补偿模式 | 第54-58页 |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对象与范围 | 第54-55页 |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模式 | 第55-58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 | 第58-64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 第58-59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类型 | 第59-60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4页 |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依据与标准 | 第64-71页 |
·补偿的依据 | 第64页 |
·补偿标准 | 第64-71页 |
·驱动力及PES的障碍 | 第71-72页 |
·执行评估与经验教训 | 第72-73页 |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市场的形成机制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6. 密云水库生态服务补偿案例分析 | 第76-84页 |
·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78-79页 |
·合理性分析 | 第78-79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79页 |
·补偿交易中供需方利益的分析 | 第79-80页 |
·支付机制和制度安排 | 第80-81页 |
·驱动力和障碍 | 第81-82页 |
·执行评估和经验教训 | 第82-84页 |
7. 千岛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案例分析 | 第84-88页 |
·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84-85页 |
·补偿交易中供需方利益的分析 | 第85页 |
·支付机制和制度安排 | 第85-87页 |
·驱动力和障碍 | 第87-88页 |
·执行评估和经验教训 | 第88页 |
8. 晋江、洛阳江流域水质控制与生态补偿机制 | 第88-92页 |
·合理性与可行性 | 第89页 |
·流域环境服务补偿交易的供需分析 | 第89页 |
·补偿机制及制度安排 | 第89-91页 |
·驱动力及PES的障碍 | 第91页 |
·执行评估与经验教训 | 第91-92页 |
9.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92-97页 |
10. 结论性评述与讨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简历 | 第105-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