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论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三、国内理论界学者的争论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17-21页 |
一、产权的经济学意义 | 第18页 |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特征及其弊端 | 第18-20页 |
三、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产权制度改革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 | 第21-23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 第21-22页 |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现状 | 第22页 |
三、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治理结构完善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提高其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 | 第23-27页 |
一、银行资本与《巴塞尔协议》 | 第23-24页 |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 第24-26页 |
三、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资本充足率的提高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30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 | 第27-29页 |
一、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 第27-28页 |
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稳步进行,条件日臻成熟 | 第28页 |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国内因素 | 第29-30页 |
一、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已达较大规模 | 第29页 |
二、央行依靠货币政策间接调控金融活动,政府干预减少 | 第29页 |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9页 |
四、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模式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地点选择 | 第30-31页 |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 | 第30页 |
二、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上市 | 第30-31页 |
三、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地点的讨论 | 第31页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主体选择 | 第31-33页 |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上市 | 第31-32页 |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拆上市 | 第32页 |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比例上市 | 第32页 |
四、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主体的讨论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方案建议 | 第33-37页 |
一、分拆上市 | 第33-34页 |
二、整体上市 | 第34-35页 |
三、整体上市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理想选择 | 第35-37页 |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实施步骤 | 第37-38页 |
一、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制度 | 第37页 |
二、将国有银行改制成银行集团公司 | 第37页 |
三、引进国际融资 | 第37页 |
四、通过上市融资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利弊分析及上市后的几个问题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有利方面 | 第38-39页 |
一、有利于实现资本筹措社会化 | 第38页 |
二、利用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督,促使银行经营与绩效透明化 | 第38页 |
三、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增加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 | 第38-39页 |
四、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 第39页 |
五、有利于国企改革、进一步发展我国市场经济 | 第39页 |
六、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与国际接轨 | 第39页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9-40页 |
一、银行风险增加 | 第40页 |
二、银行风险向股票持有者分散和转嫁 | 第40页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几个问题 | 第40-45页 |
一、现有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率的对策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