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课题背景与生物史科学史概述 | 第10-14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生物科学史概述 | 第10-14页 |
·生物科学史的内涵 | 第10-11页 |
·生物科学史地位的提高 | 第11-12页 |
·生物科学史教育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理论概述 | 第14-23页 |
·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认知心理学理论 | 第14页 |
·格式塔心理学与建构主义 | 第14-15页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15页 |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 第15-16页 |
·教育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自主学习理论 | 第16页 |
·创新教育理论 | 第16页 |
·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 第16-17页 |
·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 第17页 |
·教学模式 | 第17-23页 |
·生物科学史教学模式建构原则 | 第17-18页 |
·传统模式介绍 | 第18-21页 |
·传统模式的比较讨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实践研究 | 第23-40页 |
·改进的科学史教学模式——师生交互式的模式 | 第23-32页 |
·模式概述 | 第23-24页 |
·教学案例 | 第24-32页 |
·生物科学史的应用策略 | 第32-37页 |
·导入新课的引子——在引入新课中的应用 | 第33页 |
·课程探究的支架——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巩固新课的线索——在课堂巩固过程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课程迁移的基石——在课后作业、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剂——在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中的应用 | 第37页 |
·实践效果调查 | 第37-40页 |
·被试选择 | 第37-38页 |
·实验目标 | 第38页 |
·实验设计操作 | 第38页 |
·数据的录入与统计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0-41页 |
·结论探讨 | 第40页 |
·应避免的误区 | 第40-41页 |
·局限性 | 第41页 |
·反思与展望 | 第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