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论文

福州市南台岛生态安全探研

第一章 概述第1-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1 世界生态安全形势严峻第8页
   1.1.1.2 我国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的进展第10-14页
  1.2.1 国外生态安全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2.1 国内生态安全理论研究第11-12页
   1.2.2.2 国内生态安全的典型案例第12-14页
第二章 生态安全的基础理论探析第14-21页
 2.1 生态安全概念第14-16页
  2.1.1 生态安全定义第14页
  2.1.2 生态安全属性第14-16页
   2.1.2.1 综合性第14页
   2.1.2.2 动态性第14-15页
   2.1.2.3 战略性第15页
   2.1.2.4 整体性第15页
   2.1.2.5 相对性第15页
   2.1.2.6 不可逆性第15页
   2.1.2.7 长期性第15-16页
   2.1.2.8 区域性第16页
 2.2 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第16-18页
  2.2.1 生态安全的本质内容第16-17页
   2.2.1.1 环境安全第16页
   2.2.1.2 生物安全第16-17页
   2.2.1.3 社会经济安全第17页
   2.2.1.4 生态系统安全第17页
  2.2.2 生态安全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7-18页
   2.2.2.1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第17页
   2.2.2.2 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研究第17-18页
   2.2.2.3 区域生态安全分析第18页
   2.2.2.4 生态安全预警第18页
 2.3 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预警第18-21页
  2.3.1 生态安全评价第18-20页
   2.3.1.1 生态安全评价定义第18页
   2.3.1.2 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第18-20页
  2.3.2 生态安全预警第20-21页
   2.3.2.1 生态安全预警的定义第20页
   2.3.2.2 生态安全预警的基本原则和类型第20-21页
  2.3.3 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安全预警的关系第21页
第三章 南台岛生态安全第21-64页
 3.1 南台岛介绍第21-25页
  3.1.1 地质与地貌第22页
  3.1.2 气候第22页
  3.1.3 水文水系第22-23页
  3.1.4 植被概况第23-24页
  3.1.5 社会环境第24-25页
   3.1.5.1 人口状况第24页
   3.1.5.2 交通设施现状第24-25页
  3.1.6 国民经济第25页
 3.2 研究内容第25-27页
  3.2.1 研究目标第25页
  3.2.2 研究框架第25-27页
   3.2.2.1 主要研究工作第26页
   3.2.2.2 本文具体技术路线第26-27页
 3.3 生态安全评价主要方法介绍第27-35页
  3.3.1 综合评价法第27-34页
   3.3.1.1 指标建立方法第27-29页
   3.3.1.2 层次分析法主要内容介绍第29-34页
  3.3.2 生态安全的预警分析第34-35页
   3.3.2.1 确定警情第34-35页
   3.3.2.2 预报警度第35页
  3.3.3 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第35页
 3.4 南台岛生态安全评价第35-50页
  3.4.1 评价时段的选取第35-36页
  3.4.2 评价单元的选择第36页
  3.4.3 南台岛生态安全层次分析法第36-48页
   3.4.3.1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6-38页
   3.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8-41页
   3.4.3.3 南台岛生态安全评价第41-46页
   3.4.3.4 南台岛生态安全评价分析第46-48页
  3.4.4 南台岛生态安全预警第48-50页
 3.5 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下的南台岛生态安全第50-64页
  3.5.1 遥感影像介绍第50-51页
  3.5.2 遥感影像处理第51-54页
   3.5.2.1 图像输出第51-53页
   3.5.2.2 进行监督分类第53-54页
   3.5.2.3 图像分类后处理第54页
  3.5.3 数据输出第54-57页
  3.5.4 南台岛土地利用分类第57-59页
   3.5.4.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第57-59页
  3.5.5 南台岛土地利用影像输入第59-64页
   3.5.5.1 影像输出第59-60页
   3.5.5.2 遥感图像分类结果分析第60-64页
   3.5.5.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第64页
第四章 南台岛生态安全对策分析第64-79页
 4.1 南台岛生态安全变化原因分析第64-68页
  4.1.1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第64-66页
   4.1.1.1 耕地面积锐减第65页
   4.1.1.2 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降低,地力有所下降第65页
   4.1.1.3 乡镇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65页
   4.1.1.4 农药化肥污染第65-66页
   4.1.1.5 畜禽粪便污染第66页
  4.1.2 污水排放与饮用水源地保护矛盾突出第66页
  4.1.3 内河污染严重,对闽江下游水资源构成威胁第66-67页
  4.1.4 枯水期南港基本断流,不利污水的稀释降解第67-68页
  4.1.5 南台岛汽车尾气污染较为严重第68页
  4.1.6 南台岛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第68页
  4.1.7 南台岛内河淤积,排涝能力不足,防洪能力较差第68页
  4.1.8 人为砍伐树林严重,植被遭破坏第68页
 4.2 南台岛生态安全对策分析第68-79页
  4.2.1 强化南台岛生态环境规划第69-73页
   4.2.1.1 搞好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第69-70页
   4.2.1.2 规划保护特殊生态功能区第70页
   4.2.1.3 开发生态旅游第70-71页
   4.2.1.4 合理规划开采矿产资源第71页
   4.2.1.5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第71-72页
   4.2.1.6 保护生物多样性第72-73页
   4.2.1.7 建设生态示范区第73页
  4.2.2 建筑长达62 公里南台岛岸线第73页
  4.2.3 抓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洪减灾第73页
  4.2.4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第73-76页
   4.2.4.1 产业结构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第74-76页
  4.2.5 调整工业生产力布局第76页
  4.2.6 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资源环境执法和监督第76页
  4.2.7 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安全意识第76-77页
   4.2.7.1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安全建设第76-77页
  4.2.8 建立南台岛生态安全体系第77-79页
   4.2.8.1 生态安全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第77-78页
   4.2.8.2 生态安全法律与政策制定实施系统第78页
   4.2.8.3 生态安全决策与管理系统第78页
   4.2.8.4 生态安全科技支持与资金保障系统第78-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结论第79-80页
 研究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一:专家意见明细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个人简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压力与照顾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