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1页 |
第一章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11-20页 |
第一节 消费信贷概述 | 第11-17页 |
一、消费信贷辨析 | 第11-14页 |
二、消费信贷的主要社会作用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对消费信贷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17-20页 |
一、消费信贷的风险性 | 第17页 |
二、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17-18页 |
三、降低消费信贷风险的制度安排—建立个人信用征信制度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概述 | 第20-28页 |
第一节 个人信用征信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一、个人信用的基本含义 | 第20-23页 |
二、个人信用征信的概念 | 第23页 |
第二节 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个人信用征信相关法律关系 | 第24-26页 |
一、信用交易法律关系 | 第24页 |
二、征信法律关系 | 第24-25页 |
三、委托征信法律关系 | 第25页 |
四、信用权法律关系 | 第25-26页 |
五、征信监督法律关系 | 第26页 |
第四节 规范个人信用征信活动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一、规范信用征信活动,保证征信机构公平、公正地提供征信服务 | 第26-27页 |
二、保护个人隐私 | 第27页 |
三、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比较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国外的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 | 第28-31页 |
一、美国的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 | 第28-30页 |
二、日本的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三、国外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1页 |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的立法现状 | 第31-34页 |
一、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的立法现状 | 第31-33页 |
二、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现状的评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 | 第34-51页 |
第一节 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 | 第34-41页 |
一、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行为 | 第34-36页 |
二、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行为 | 第36-41页 |
第二节 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及其规制 | 第41-45页 |
一、征信机构产生的基础 | 第41页 |
二、征信机构的概念和特征 | 第41-42页 |
三、对征信机构侵犯被征信人隐私权的规制 | 第42-45页 |
第三节 个人信用征信监管 | 第45-48页 |
一、征信监管主体 | 第46页 |
二、征信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失信惩罚机制 | 第48-51页 |
一、失信惩罚机制概述 | 第48-49页 |
二、我国失信惩罚机制的立法建议 | 第49-51页 |
结束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