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人工关节材料 UHMWPE摩擦磨损研究 | 第15-23页 |
·UHMWPE材料特性简介 | 第15-16页 |
·UHMWPE磨损机理 | 第16-18页 |
·UHMWPE的磨粒磨损 | 第16页 |
·UHMWPE的粘着磨损 | 第16-17页 |
·UHMWPE的表面疲劳磨损 | 第17-18页 |
·基于表面纹理的UHMWPE磨损研究 | 第18-22页 |
·表面纹理制作方法 | 第18-19页 |
·表面纹理参数的优化 | 第19-20页 |
·摩擦磨损试验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基于表面纹理的UHMWPE磨损机理分析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表面纹理的 UHMWPE接触分析的参数化设计 | 第23-36页 |
·接触问题分析 | 第23-27页 |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接触问题分析工具(ANSYS)介绍 | 第24-26页 |
·ANSYS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介绍 | 第26-27页 |
·ANSYS的参数化语言APDL | 第27-28页 |
·APDL简介 | 第27-28页 |
·APDL的功能描述 | 第28页 |
·参数化 UHMWPE接触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8-32页 |
·参数定义 | 第29页 |
·建立几何模型 | 第29-30页 |
·设置材料属性 | 第30页 |
·划分网格 | 第30-31页 |
·施加载荷 | 第31页 |
·求解 | 第31-32页 |
·结果后处理 | 第32页 |
·参数化 UHMWPE接触分析设计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表面纹理的磨损过程数值模拟 | 第36-51页 |
·光滑试件磨损二维有限元分析 | 第36-42页 |
·UHMWPE对不锈钢的磨损 | 第36-40页 |
·不锈钢对不锈钢的磨损 | 第40-41页 |
·两种模拟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 第41-42页 |
·凹坑在不锈钢表面的磨损二维有限元分析 | 第42-45页 |
·等效应力随凹坑直径的变化 | 第42-43页 |
·等效应力随凹坑深度的变化 | 第43-44页 |
·等效应力随凹坑间距的变化 | 第44-45页 |
·凹坑在 UHMWPE表面的磨损二维有限元分析 | 第45-47页 |
·等效应力随凹坑直径的变化 | 第45-46页 |
·等效应力随凹坑深度的变化 | 第46-47页 |
·等效应力随凹坑间距的变化 | 第47页 |
·两种模拟结果的对比和分析 | 第47-49页 |
·变载荷下凹坑在不锈钢表面的应力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基于不同表面纹理的UHMWPE磨损仿真”系统的开发 | 第51-62页 |
·简介 | 第51-57页 |
·系统开发平台 | 第52-53页 |
·系统开发过程 | 第53-57页 |
·各组成模块的功能 | 第57-61页 |
·用户登陆模块 | 第58页 |
·模型参数设计模块 | 第58-59页 |
·参数化ANSYS分析模块 | 第59页 |
·查看分析结果模块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初步结论 | 第62-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