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30页 |
·自然保护区 | 第13-15页 |
·自然保护区概念 | 第13页 |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 第13-14页 |
·自然保护区类型 | 第14页 |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 第14-15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15-17页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第15页 |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层次 | 第15-16页 |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 第16-17页 |
·节肢动物 | 第17-18页 |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 第17-18页 |
·节肢动物的分类 | 第18页 |
·生态旅游 | 第18-21页 |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 第18-19页 |
·生态旅游的定义 | 第19-20页 |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 | 第20-21页 |
·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影响研究 | 第22-23页 |
·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物的影响研究 | 第23页 |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 第23-2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影响研究 | 第24-25页 |
·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 第25-26页 |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 第26-27页 |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28-30页 |
2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30-34页 |
·地质 | 第30-31页 |
·地貌 | 第31页 |
·气候 | 第31页 |
·土壤 | 第31-32页 |
·水文 | 第32页 |
·植被状况 | 第32-33页 |
·生物资源 | 第33页 |
·社会经济 | 第33-3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样地设置 | 第34页 |
·调查方法 | 第34-36页 |
·环境因子调查 | 第34页 |
·地面层节肢动物调查取样方法 | 第34页 |
·灌草层节肢动物调查取样方法 | 第34页 |
·树干、树冠层节肢动物调查取样方法 | 第34-36页 |
·调查时间 | 第36页 |
·标本处理、鉴定 | 第36页 |
·标本处理 | 第36页 |
·主要鉴定工具 | 第36页 |
·鉴定 | 第36页 |
·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 第36-3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物种优势度划分 | 第3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7-3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8-73页 |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第38-42页 |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 第38-40页 |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第40-4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节肢动物群落总体特征 | 第42-48页 |
·主要节肢动物群落 | 第42-44页 |
·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第44-45页 |
·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 第45页 |
·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 第45-46页 |
·节肢动物群落的垂直梯度变化 | 第46-48页 |
·旅游对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48-73页 |
·游道因素干扰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48-71页 |
·高海拔区游道因素干扰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第48-56页 |
·高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变化 | 第48-50页 |
·高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变化 | 第50-51页 |
·高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垂直结构变化 | 第51-52页 |
·高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变化 | 第52-53页 |
·高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53-55页 |
·高海拔区各样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 第55-56页 |
·中海拔区游道因素干扰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第56-64页 |
·中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变化 | 第56-58页 |
·中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变化 | 第58-59页 |
·中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垂直结构变化 | 第59-60页 |
·中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变化 | 第60-61页 |
·中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61-63页 |
·中海拔区各样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 第63-64页 |
·低海拔区游道因素干扰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第64-71页 |
·低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变化 | 第64-65页 |
·低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变化 | 第65-66页 |
·低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垂直结构变化 | 第66-67页 |
·低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变化 | 第67-68页 |
·低海拔区距游道不同距离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68-69页 |
·低海拔区各样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 第69-71页 |
·游客人数的干扰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衡山自然保护区游客人数变化 | 第71-72页 |
·两次调查中低海拔游道边样地节肢动物群落比较 | 第72-73页 |
5 结语与建议 | 第73-78页 |
·结语 | 第73-77页 |
·建议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附录 A | 第86-87页 |
附录B | 第87-99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