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6-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五、本文不足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对家庭理财规划内涵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一、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对于家庭理财规划的定义 | 第19页 |
二、中国金融标准委员会对于家庭理财规划的定义 | 第19页 |
三、本文界定的家庭理财规划的内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家庭理财规划的基础理论 | 第21-26页 |
第一节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一、个人财务生命周期 | 第21-22页 |
二、家庭生命周期 | 第22页 |
三、生命周期理论给家庭理财规划提供的理论依据 | 第22页 |
第二节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2-26页 |
一、Markowits 均值——方差模型 | 第22-23页 |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23-24页 |
三、投资组合理论给家庭理财规划提供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几种常用金融理财工具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功能和理财特点比较分析 | 第26-44页 |
第一节 几种常用金融理财工具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功能分析 | 第26-35页 |
一、储蓄存款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功能分析 | 第26-29页 |
二、债券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功能分析 | 第29-31页 |
三、投资基金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四、股票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功能分析 | 第32-33页 |
五、保险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功能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几种金融理财工具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理财特点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一、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几种金融理财工具收益性的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二、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几种金融理财工具流动性的比较分析 | 第36页 |
三、在家庭理财规划中的几种金融理财工具安全性的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第三节 生命周期理论和投资组合理论为家庭理财规划提供的理财方法和路径选择 | 第38-44页 |
一、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制定一个长期理财规划 | 第38-41页 |
二、利用投资组合控制投资风险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44-52页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家庭收入状况及金融资产总量分析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现状分析 | 第45-48页 |
一、手持现金比例持续下降 | 第46页 |
二、储蓄存款比例在家庭金融资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变 | 第46页 |
三、债券的比重变化和储蓄有协同性,都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 第46-47页 |
四、股票资产的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逐渐增加 | 第47页 |
五、保险准备金资产在家庭资产中所占的比例稳中有升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当前我国家庭理财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8-52页 |
一、当前我国家庭理财规划中金融资产结构过多集中于储蓄 | 第48页 |
二、当前我国家庭理财规划中家庭资产组合的安全性较低 | 第48-49页 |
三、当前我国家庭理财规划时家庭资产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 第49-50页 |
四、当前对我国家庭理财规划的服务行业发展不完善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对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规划的实证分析 | 第52-61页 |
第一节 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规划的实证分析 | 第52-58页 |
一、在进行家庭理财规划时生命阶段因素分析 | 第54-55页 |
二、在进行家庭理财规划时家庭资产规模因素分析 | 第55-56页 |
三、在进行家庭理财规划时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对当前我国家庭理财规划的导解思路研究 | 第58-61页 |
一、根据家庭的整个生命周期制定长期的理财规划 | 第58页 |
二、增加保险资产的配置 | 第58-59页 |
三、各种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要适当 | 第59页 |
四、资产配置比例应该进行动态调整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