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颗粒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正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 个人简介 | 第1页 |
| 学习及临床经历 | 第5-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理论研究 | 第9-20页 |
| 一、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9-11页 |
| 1.乳腺癌的病名及病证 | 第9页 |
| 2.乳腺癌的病因病机 | 第9-10页 |
| 3.乳腺癌的治疗 | 第10-11页 |
| 二、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 1.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 第11-12页 |
| 2.辨证论治 | 第12页 |
| 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第12-13页 |
| 4.单方验方加减 | 第13页 |
| 5.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6.中医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14-15页 |
| 三、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15-17页 |
| 1.乳腺癌的病因 | 第15页 |
| 2.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及其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3.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及治疗 | 第16-17页 |
| 四、选用槐耳颗粒的依据 | 第17-20页 |
| 临床研究 | 第20-29页 |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 1.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2.病例资料 | 第20-23页 |
| 3.治疗方法 | 第23页 |
| 4.观测指标 | 第23-26页 |
| 5.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6页 |
| 二、临床治疗结果 | 第26-29页 |
| 1.中医证候疗效 | 第26-27页 |
| 2.免疫功能比较 | 第27页 |
| 3.体力状况评分变化 | 第27-28页 |
| 4.化疗毒副反应的观察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3页 |
| 一、临床疗效分析 | 第29-30页 |
| 1.中医证候疗效 | 第29页 |
| 2.机体免疫功能变化 | 第29页 |
| 3.体力状况变化 | 第29-30页 |
| 4.化疗毒副反应观察 | 第30页 |
| 二、体会 | 第30-33页 |
| 1.扶正应贯穿治疗的始终 | 第30-31页 |
| 2.掌握标本缓急的原则 | 第31-32页 |
| 3.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