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动态分组状态的IPv6 QoS控制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9-10页
   ·本文取得成果第10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0-11页
2 QoS研究综述第11-28页
   ·QoS定义描述第11-12页
   ·QoS控制机制概述第12-18页
     ·QoS设计的基本原则第12-13页
     ·QoS的描述第13-14页
     ·QoS的控制和管理机制第14-18页
   ·QoS服务模型综述第18-23页
     ·IETF QoS服务模型第18-19页
     ·核心无状态服务模型第19-20页
     ·其他QoS体系结构模型第20-22页
     ·QoS服务模型小结第22-23页
   ·下一代Internet网络协议IPv6对QoS的支持第23-28页
     ·IPv6基本报头第23-24页
     ·IPv6扩展报头第24-25页
     ·流标签的规划应用第25-28页
3 IPv6 QoS接纳控制机制研究第28-40页
   ·接纳控制抽象模型第28-29页
   ·接纳控制机制概述第29-34页
     ·IntServ/RSVP框架下的接纳控制第29-33页
     ·区分服务框架下的接纳控制第33-34页
     ·IntServ与DiffServ相结合的接纳控制第34页
   ·基于DPS的IPv6流接纳机制第34-40页
     ·入口路由器—出口路由器 接纳控制第34-35页
     ·每跳接纳控制第35-36页
     ·算法描述及分析第36-40页
4 IPv6公平带宽分配机制研究第40-50页
   ·核心无状态公平排队算法(CSFQ)第40-42页
   ·改进的CSFQ算法——MCSFQ第42-50页
     ·MCSFQ流模型第42-43页
     ·MCSFQ分组转发算法第43-44页
     ·MCSFQ算法描述第44页
     ·算法模拟实现及分析第44-50页
5 IPv6路由绑定机制研究第50-52页
   ·路由绑定机制原理第50页
   ·RBDPS路由绑定机制优势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 SERVICE的校园共享数据中心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早产204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