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目标视域中的小康社会

中文摘要第1页
关键词第4-5页
一.社会发展目标的新视域第5-8页
 (一) 从“急躁冒进”到“求真务实”,社会发展目标的新选择第5-7页
 (二) 从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到多个文明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目标的全面提升第7-8页
二.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定位第8-13页
 (一) 科学性: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9-10页
 (二) 创新性: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突破与创新第10-12页
  1、对全面小康阶段时限的清晰界定第10-11页
  2、对全面小康阶段历史地位的准确认定第11-12页
  3、对全面小康质的规定性的全面揭示第12页
 (三) 把握全面小康的阶段性必须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第12-13页
  1、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第12页
  2、阶段性与发展性的关系第12-13页
  3、阶段性与全面性的关系第13页
三.社会发展目标的新规制第13-17页
 (一) 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与选择第14-15页
 (二) 社会发展目标选择应遵循的原则第15-16页
  1、现实性或客观性原则第15页
  2、人民性或主体性原则第15页
  3、先进性或时代性原则第15-16页
 (三) 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机理第16-17页
  1、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21世纪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要求第16页
  2、它精密设计了不同目标之间的逻辑关联第16-17页
四.社会发展目标的新特点第17-20页
 (一) 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第17-18页
  1、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第17-18页
  2、经济指标是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第18页
 (二) 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内在一致性第18-19页
 (三) 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了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理念第19-20页
  1、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理念第20页
  2、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体现的不是唯政治的思维理念。第20页
五.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第20-33页
 (一) 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第21-22页
 (二)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第22-33页
  1、走科学发展之路第23-26页
  2、择市场经济之径第26-29页
  3、循民主法治之途第29-33页
结语第33页
注释第33-35页
Abstract第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第38页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泡沫铝模具成型条件及表征参数分析
下一篇:腾讯公司发展的网络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