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言 | 第1-26页 |
| ·功率超声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 第10页 |
| ·超声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 | 第10-15页 |
| ·超声在植物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第10-13页 |
| ·蛋白质提取 | 第11页 |
| ·提取酶类、毒素和抗原物质 | 第11页 |
| ·提取和测定植物中某些元素含量 | 第11-12页 |
| ·烃类、糖类等化学物质的提取 | 第12页 |
| ·油脂类物质的提取 | 第12-13页 |
| ·提取生物碱和中药有效成分 | 第13页 |
| ·超声引起的空化作用和对植物体的影响及应用 | 第13-14页 |
| ·超声清除、清洁和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14页 |
| ·应用超声进行植物生物特性的测定 | 第14-15页 |
| ·超声对植物染色体的影响 | 第15页 |
| ·超声在植物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 第15-18页 |
| ·超声处理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5页 |
| ·超声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15-16页 |
| ·超声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6页 |
| ·超声处理对植物体代谢和植物病毒的影响 | 第16-17页 |
| ·超声处理对培养藻类细胞的影响 | 第17页 |
| ·超声处理在植物生理学其它方面的研究 | 第17-18页 |
|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历史及概况 | 第18-21页 |
| ·拟南芥的生物学特征以及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拟南芥的生物学特征 | 第21页 |
| ·拟南芥的研究历史 | 第21-22页 |
| ·拟南芥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拟南芥的室内培养 | 第22页 |
| ·拟南芥的DNA结构特征 | 第22页 |
| ·形态发生与生长发育的分子生物学 | 第22-23页 |
| ·基因的克隆、转化、表达与调控 | 第23-24页 |
| ·RFLP遗传和物理图谱 | 第24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 2. 拟南芥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6-31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培养基种类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影响芽诱导的因素 | 第29页 |
| ·影响根诱导的因素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3. 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 第31-3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33-36页 |
| ·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细胞生长曲线 | 第33页 |
| ·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糖消耗变化 | 第33-34页 |
| ·拟南芥悬浮细胞系pH变化 | 第34-35页 |
| ·接种量对悬浮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 ·细胞生长周期中 SOD酶活性变化 | 第35页 |
| ·细胞生长周期中CAT酶活性变化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4. 超声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的影响效应 | 第37-4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 ·细胞系和培养条件 | 第37-39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39-45页 |
| ·超声处理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超声处理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系pH值变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超声处理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糖消耗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超声处理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系 SOD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 ·超声处理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系 CAT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7页 |
| 总结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50-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