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机械、仪表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探讨

第一章 前言第1-19页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第16页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6-17页
 1.2 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第17-19页
  1.2.1 论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第17-18页
  1.2.2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现状第19-30页
 2.1 电子废弃物的特点第19-21页
  2.1.1 电子废弃物的高增长性第19-20页
  2.1.2 电子废弃物的高危害性第20页
  2.1.3 电子废弃物的高价值性第20-21页
  2.1.4 电子废弃物的难处理性第21页
 2.2 电子废弃物的含金情况及回收金的意义第21-22页
 2.3 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现状第22-29页
  2.3.1 机械处理法回收技术第22-26页
  2.3.2 湿法提金第26-29页
 2.4 结论第29-30页
第三章 电子废弃物元素组成的测定方法研究第30-41页
 3.1 电子废弃物元素分析测定的意义第30-31页
 3.2 电子废弃物元素分析测定的方法及原理第31-32页
  3.2.1 电子废弃物元素分析测定的方法第31页
  3.2.2 火焰原子吸收法工作原理第31-32页
 3.3 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第32-40页
  3.3.1 主要试验试剂、仪器及其工作条件第32-33页
  3.3.2 试验步骤第33-37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3.4 结论第40-41页
第四章 电子废弃物预处理方法研究第41-63页
 4.1 电子废弃物提金预处理试验——混酸浸取非贵金属的研究第41-58页
  4.1.1 含金固体废料的造液方法概述第41-42页
  4.1.2 硝酸—硫酸混酸溶液溶解电子废弃物的试验介绍第42-44页
  4.1.3 硝酸溶解电子废弃物的试验结果与结果讨论第44-52页
  4.1.4 硝酸—硫酸溶解电子废弃物的试验结果与结果讨论第52-58页
 4.2 催化氧化法浸取非贵金属第58-62页
  4.2.1 催化氧化法提金的原理第58-59页
  4.2.2 三相床催化氧化法提金的试验装置第59-61页
  4.2.3 催化氧化法提金的试验步骤第61页
  4.2.4 催化氧化法预处理的试验结果第61-62页
 4.3 结论第62-63页
第五章 电子废弃物提金方法研究第63-73页
 5.1 萃取法提金第63-70页
  5.1.1 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第63-65页
  5.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第65页
  5.1.3 萃取剂的选择第65-66页
  5.1.4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66-70页
  5.1.5 小结第70页
 5.2 催化氧化法提金方法介绍第70-72页
  5.2.1 试验方法第71页
  5.2.2 试验结果第71-72页
 5.3 结论第72-73页
第六章 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效益分析第73-108页
 6.1 经济效益理论及效益分析方法第73-87页
  6.1.1 经济效益理论第73-78页
  6.1.2 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第78-80页
  6.1.3 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介绍第80-87页
 6.2 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的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第87-97页
  6.2.1 项目概况第87-88页
  6.2.2 工艺路线的设计方案第88-90页
  6.2.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第90-91页
  6.2.4 主要生产设备第91-93页
  6.2.5 两方案的工艺分析第93页
  6.2.6 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第93-96页
  6.2.7 小结第96-97页
 6.3 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技术的环境效益分析第97-106页
  6.3.1 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方法第97-101页
  6.3.2 方案自身的环境效益分析第101-102页
  6.3.3 方案内部环保措施的环境损益分析第102-106页
 6.4 社会效益分析第106页
 6.5 结论第106-10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08-110页
 7.1 结论第108-109页
 7.2 建议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让与担保相关法律问题之探讨
下一篇: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