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0-12页 |
| 2. 美国风景园林发展和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奖概况 | 第12-19页 |
| ·风景园林的定义 | 第12-15页 |
| ·风景园林的概念界定与沿革 | 第12-14页 |
| ·风景园林的实践范畴 | 第14-15页 |
| ·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奖的基本情况 | 第15-19页 |
| ·ASLA 奖的由来 | 第15-16页 |
| ·ASLA 奖的发展 | 第16-17页 |
| ·评委会的组成 | 第17页 |
| ·奖项设置和要求 | 第17-19页 |
| 3. ASLA 奖对美国风景园林发展的影响 | 第19-56页 |
| ·ASLA 奖评判标准的转变 | 第19-43页 |
| ·60 年代中期——70 年代末期 | 第19-27页 |
| ·行业发展特点 | 第19-24页 |
| ·ASLA 奖导向:鼓励生态主义的崭新价值观 | 第24-27页 |
| ·70 年代末期——八十年代末期 | 第27-36页 |
| ·行业发展特点 | 第27-31页 |
| ·ASLA 奖导向:推动三维价值体系的综合发展 | 第31-36页 |
| ·90 年代中后期——21 世纪初 | 第36-43页 |
| ·行业发展特点 | 第36-40页 |
| ·ASLA 奖导向:展望三维价值俱佳的风景园林设计 | 第40-43页 |
| ·其他积极作用 | 第43-54页 |
| ·倡导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与正确认识 | 第43-47页 |
| ·新材料的应用 | 第44-45页 |
| ·新技术——照明、水景、栽培 | 第45-46页 |
| ·新工具——电脑、CAD、网络、35 | 第46-47页 |
| ·推动研究和交流的发展 | 第47-51页 |
| ·推动调查研究的开展——研究奖 | 第47-49页 |
| ·推动沟通交流的发展——信息传播奖 | 第49-51页 |
| ·鼓励园林设计师发挥领导作用 | 第51-54页 |
| ·ASLA 奖的遗憾 | 第54-56页 |
| ·作为国际性奖项,有一定地域偏向性 | 第54页 |
| ·对建成作品缺乏实地考察 | 第54-56页 |
| 4. 中国离ASLA 奖有多远 | 第56-73页 |
| ·中国获奖情况分析 | 第56-64页 |
| ·国外获奖情况 | 第56-62页 |
| ·ASLA 奖 | 第56-61页 |
| ·IFLA-UNESCO 大学生设计竞赛 | 第61-62页 |
| ·国内奖项与竞赛 | 第62-64页 |
| ·对当前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思考 | 第64-72页 |
| ·问题 | 第65-66页 |
| ·缺乏权威奖项 | 第65-66页 |
| ·基层的奖励竞赛活动欠广泛 | 第66页 |
| ·建议 | 第66-72页 |
| ·明确设立园林奖项的作用和意义 | 第67-69页 |
| ·建立多层次、多系列的奖励体系 | 第69-70页 |
| ·加强奖项的组织和管理,提高评奖质量 | 第70-71页 |
| ·强化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潜力 | 第71-72页 |
| ·结语 | 第72-73页 |
| ·美国风景园林之路 | 第72页 |
| ·学习与借鉴 | 第72-73页 |
| 附表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图片来源 | 第80-82页 |
| 注释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