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7页 |
第1章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三个规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基础之上的辩证统一 | 第17-27页 |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基础之上的辩证统一 | 第17-24页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 | 第24-27页 |
第2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 | 第27-49页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29-39页 |
·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第29-32页 |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32-39页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第39-44页 |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战略地位 | 第39-40页 |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第40-44页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原理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44-49页 |
·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民群众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 第44-45页 |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 | 第45-46页 |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46-49页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化提炼和归纳——唯物史观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 第49-65页 |
·唯物史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 | 第49-56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 第49-54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中体现的现代性因素和民族性因素 | 第54-56页 |
·唯物史观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继承和发展 | 第56-61页 |
·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 | 第56-59页 |
·唯物史观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继承和发展 | 第59-61页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根本要求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1-72页 |
声明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