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酸硫酸锌絮凝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1 概述 | 第7-23页 |
·废水处理的方法及分类 | 第7-9页 |
·机械物理法 | 第7页 |
·生物化学法 | 第7-8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8页 |
·化学方法 | 第8-9页 |
·废水的多级综合处理 | 第9页 |
·絮凝剂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絮凝剂的定义 | 第9页 |
·絮凝剂的分类 | 第9-10页 |
·絮凝剂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10-13页 |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 第13-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研究方向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7-23页 |
·金属阳离子的选择 | 第17-21页 |
·无机阴离子的选择 | 第21-22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2 聚硅酸硫酸锌絮凝剂的研制 | 第23-37页 |
·聚硅酸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PZSS的制备 | 第24页 |
·PZSS的制备方法 | 第24页 |
·PZSS的制备步骤 | 第24页 |
·凝胶时间的测定 | 第24页 |
·PS凝胶时间的测定 | 第24页 |
·PZSS凝胶时间的测定 | 第24页 |
·PZSS絮凝性能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水玻璃溶液的配制及组分测定 | 第26-27页 |
·水玻璃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测定结果 | 第27页 |
·ZnSO_4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影响PZSS絮凝性能的制备因素 | 第27-37页 |
·pH值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 | 第27-28页 |
·制备PZSS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28-34页 |
·PZSS稳定性的讨论 | 第34-36页 |
·PZSS的最佳制备条件 | 第36-37页 |
3 影响 PZSS絮凝作用效果的工艺条件 | 第37-43页 |
·废水pH值对PZSS絮凝作用的影响 | 第37页 |
·废水温度对 PZSS絮凝作用的影响 | 第37-38页 |
·水中杂质的成分及共存盐类对絮凝剂絮凝作用的影响 | 第38-39页 |
·PZSS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搅拌速度和时间对 PZSS絮凝作用的影响 | 第40页 |
·熟化时间对PZSS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絮凝剂絮凝作用影响的其它因素 | 第41-43页 |
4 聚硅酸硫酸锌的性能研究 | 第43-48页 |
·PZSS脱色试验研究 | 第43-44页 |
·PZSS去除有机物和油类物质试验研究 | 第44页 |
·PZSS的对比试验研究 | 第44-48页 |
·试验药剂的准备 | 第44页 |
·絮凝性能的比较 | 第44-45页 |
·脱色性能的比较 | 第45-46页 |
·去除有机物和油类物质的性能比较 | 第46-48页 |
5 聚硅酸硫酸锌絮凝剂作用机理初探 | 第48-56页 |
·水质理论概述 | 第48-49页 |
·絮凝机理介绍 | 第49-52页 |
·DLVO理论和双电层压缩机理 | 第49-50页 |
·吸附电中和作用 | 第50-51页 |
·吸附架桥作用 | 第51-52页 |
·沉淀物网捕作用 | 第52页 |
·聚硅酸硫酸锌絮凝剂作用机理分析 | 第52-56页 |
·硅酸的聚合机理 | 第52-53页 |
·锌盐的性质 | 第53-54页 |
·锌硅反应模型 | 第54-55页 |
·PZSS的作用机理 | 第55-56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建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