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 第1-8页 |
二、 近代警察制度在清末的引进 | 第8-23页 |
(一) 清代社会治安管理制度概况及其弊端 | 第8-15页 |
1 清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 | 第9-10页 |
2 京师的治安管理制度 | 第10-11页 |
3 社会基层的治安管理制度 | 第11-12页 |
4 清代治安管理制度的弊端 | 第12-15页 |
(二) 晚清引进近代警察制度的动因 | 第15-17页 |
(三) 晚清引进近代警察制度的理论准备 | 第17-21页 |
1 早期改良派的警政主张 | 第17-19页 |
2 戊戌维新派提出明确的警政理论 | 第19-21页 |
(四) 晚清引进近代警察制度的雏形--湖南保卫局的创建 | 第21-23页 |
三、 近代警察制度在晚清的进一步发展 | 第23-35页 |
(一) 近代警政观念的广泛传播 | 第23-26页 |
1 “庚子之变”后的社会舆论变化 | 第23-24页 |
2 川岛速浪的影响 | 第24-26页 |
(二) 晚清近代警政在中央和各地的实践及全面推行 | 第26-35页 |
1 近代警政的试点 | 第26-28页 |
2 近代警政在中央的实践--中央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演变 | 第28-31页 |
3 近代警政在全国的铺开--地方警政的建设 | 第31-32页 |
4 晚清推行近代警政实践的法律保障--警察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 第32-35页 |
四、 晚清引进近代警察制度的得与失 | 第35-43页 |
(一) 晚清政府推行近代警察制度的积极贡献 | 第35-39页 |
1 奠定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建设的基础 | 第36-37页 |
2 开展近代警察教育,培养了一批警政人才 | 第37-38页 |
3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 第38-39页 |
(二) 晚清政府推行近代警察制度的不足及原因 | 第39-43页 |
1 理论准备和认识上的不足 | 第39-41页 |
2 建立近代警政的权力运行机制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41页 |
3 物质准备上的不足--经费的短缺 | 第41-42页 |
4 精通警政建设和发展的专业人才匮乏 | 第42-43页 |
五、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