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一、导论 | 第1-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三) 论文研究思路、目的以及内容安排 | 第12页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二、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综述 | 第14-20页 |
(一) 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内容和成因 | 第14-16页 |
1、证券市场有效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2、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成因 | 第15-16页 |
(二) 证券市场有效性表现形式和检验特征 | 第16-20页 |
1、市场有效性形式 | 第16-18页 |
2、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检验特征 | 第18-20页 |
三、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一) 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与发展 | 第20-23页 |
1、起步阶段(1981~1985年) | 第20-21页 |
2、形成阶段(1986~1991年) | 第21页 |
3、逐步完善阶段(1992~1998年) | 第21-22页 |
4、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 第22-23页 |
(二)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 第23-26页 |
1、股票市场总体运作质量和效率不高 | 第23-24页 |
2、存在严重的股权结构缺陷 | 第24-25页 |
3、巨大的制度缺陷 | 第25-26页 |
四、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 第26-42页 |
(一) 中国证券市场弱式有效性实证分析 | 第27-34页 |
1、游程检验 | 第27-30页 |
2、单位根检验 | 第30-33页 |
3、弱式有效性实证结果 | 第33-34页 |
(二) 中国证券市场半强式有效性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1、研究设计 | 第34-35页 |
2、研究过程 | 第35-39页 |
3、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三) 结论与思考 | 第40-42页 |
1、实证分析结论 | 第40-41页 |
2、进一步思考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件1:游程运算程序(FORTRAN77源程序) | 第45-46页 |
附件2 沪深两市100家上市公司盈亏信息 | 第46-50页 |
附件3:沪深两市累积超额收益率计算结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52-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