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纤维素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及其手性分离性能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4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手性化合物的分离第8页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机理第8-9页
 1.4 多糖类手性固定相的研究第9-11页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手性农药拆分的应用第11-14页
第二章 论文设计第14-15页
 2.1 设计依据第14页
 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2.1 纤维素衍生物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第14页
  2.2.2 用商品化的气相色谱手性柱对几种手性化合物进行拆分第14-15页
第三章 大环类纤维素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第15-20页
 3.1 仪器和主要试剂第15页
 3.2 大环化合物衍生化的纤维素酯的合成第15-20页
  3.2.1 环十二烷氧羰基丙酰基纤维素酯的合成第15-17页
  3.2.2 环十二烷氨基羰基丙酰基、乙酰基纤维素酯的合成第17-18页
  3.2.3 环十二烷氧羰基丙酰基、苯甲酰基纤维素酯的合成第18页
  3.2.4 环十二烷氨基羰基丙酰基、苯甲酰基纤维素酯的合成第18-20页
第四章 纤维素衍生物固定相色谱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第20-33页
 4.1 仪器和样品第20页
 4.2 高效液相色谱的制备第20-21页
  4.2.1 液相色谱柱管的预处理第20页
  4.2.2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制备第20-21页
 4.3 论文中涉及到手性化合物的结构式第21-24页
 4.4 色谱条件第24-25页
 4.5 芳香族位置异构体的分离第25-28页
 4.6 未获得分离的芳香族位置异构体第28-29页
 4.7 小结第29页
 4.8 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和普通手性化合物的分离第29-30页
 4.9 未获得分离的手性化合物第30-31页
 4.10 小结第31页
 4.11 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对分离的影响第31页
 4.12 讨论第31-33页
第五章 手性气相色谱柱分离对映异构体第33-35页
 5.1 仪器,样品及色谱条件第33页
 5.2 对映异构体在手性气谱柱上的分离第33-34页
 5.3 未获得分离的手性对映异构体第34页
 5.4 讨论第34-35页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录第41-50页
个人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唑酮原药中主要杂质的合成及定性、定量研究
下一篇:从东道国的角度对跨国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法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