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4页
1 绪论第14-52页
   ·氢能利用的意义第14页
   ·氢能技术第14-16页
   ·贮氢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6-23页
     ·有机液体贮氢材料第17页
     ·非金属贮氢材料第17-18页
     ·金属贮氢材料第18-20页
     ·金属的贮氢原理第20-23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38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3-36页
     ·钒基固溶体合金的制备方法第36-38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吸放氢过程的量子化学研究第38-47页
     ·贮氢合金吸放氢过程的研究进展第38-41页
     ·量子化学离散变分X_α方法概述第41-47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及创新点第47-52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47-48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48-49页
     ·本文研究工作的创新点第49-52页
2 实验方法第52-58页
   ·样品制备第52页
     ·合金样品制备第52页
     ·合金样品的热处理第52页
     ·电极样品制备第52页
   ·物理性能的测量第52-53页
     ·晶体结构第52-53页
     ·表面形貌第53页
   ·P-C-T曲线第53页
   ·TG与DSC曲线第53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3-54页
     ·活化性能第54页
     ·高倍率性能第54页
     ·循环稳定性第54页
   ·氢的扩散系数第54-58页
3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第58-72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第58-59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V_3TiNi_(0.56)Al_(0.2)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热力学分析第59-62页
     ·绝热温度的计算第59-60页
     ·单位质量反应热(q)第60-61页
     ·热力学分析第61-62页
   ·钒基固溶体型贮氢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第62-69页
     ·燃烧合成制备试验第62页
     ·原料的选用与处理第62-63页
     ·反应器的设计与制作第63-64页
     ·配料与混料第64-65页
     ·燃烧合成过程第65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5-69页
   ·本章小结第69-72页
4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V_3TiNi_(0.56)Al_(0.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第72-94页
   ·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第72-78页
     ·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相结构第72-73页
     ·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组织第73-74页
     ·V_3TiNi_(0.56)Al_(0.2)的电化学性能第74-78页
   ·热处理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第78-86页
     ·热处理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相结构第78-79页
     ·热处理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组织第79-81页
     ·热处理V_3TiNi_(0.56)Al_(0.2)的电化学性能第81-86页
   ·真空熔炼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第86-92页
     ·真空熔炼后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相结构第87页
     ·真空熔炼后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组织第87-88页
     ·真空熔炼后V_3TiNi_(0.56)Al_(0.2)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第88-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5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V_3TiNi_(0.56)Al_(0.2)Cr_x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第94-102页
   ·V_3TiNi_(0.56)Al_(0.2)Cr_x(x=0.1-0.3)合金的组织结构第94-96页
   ·V_3TiNi_(0.56)Al_(0.2)Cr_x(x=0.1,0.2,0.3)的电化学性能第96-101页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第96-98页
     ·高倍率放电性能第98页
     ·循环稳定性和氢的扩散系数第98-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6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吸放氢过程的电化学研究第102-108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吸放氢后的组织结构变化第102-105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吸放氢的循环伏安研究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7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吸放氢过程的量子化学研究第108-150页
   ·氢化物VH_x(x=0,1,2)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第108-117页
     ·模型与方法第108-111页
     ·结果与讨论第111-117页
     ·结论第117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吸放氢反应过程的量子化学研究第117-125页
     ·结构模型第117-118页
     ·结果与讨论第118-125页
     ·结论第125页
   ·吸热型金属的加入对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电子结构的影响第125-139页
     ·计算模型第126-127页
     ·结果与讨论第127-139页
     ·结论第139页
   ·放热型金属的加入对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电子结构的影响第139-148页
     ·计算模型第139-140页
     ·结果与讨论第140-147页
     ·结论第147-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8 结论第150-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6页
附录第166-168页
独创性声明第168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基因表达谱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WTO框架下的国际劳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