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 | 第1-8页 |
Abstract(English)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功能 | 第10-11页 |
2.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反义转化 | 第11页 |
3.果实对侵染的真菌、细菌和病毒的防御 | 第11-12页 |
4.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 | 第12-15页 |
·分离PGIP基因的主要方法 | 第12页 |
·PGIP基因具有的几个特性 | 第12-13页 |
·PGIP在抗果实软化和抗病虫害过程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PGIP在抗果实软化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PGIP在抗病虫害过程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PGIP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5.本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6.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龙眼梅PGIP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 第17-34页 |
前言 龙眼梅简介 | 第1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材料 | 第17页 |
·试剂 | 第17页 |
·基因组DNA提取试剂 | 第17页 |
·总RNA提取试剂 | 第1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7-1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步骤 | 第18页 |
·基因组DNA含量和纯度的测定 | 第18页 |
·基因组DNA电泳分析 | 第18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18-19页 |
·总RNA的提取步骤 | 第18-19页 |
·总RNA含量和纯度的测定 | 第19页 |
·总RNA的电泳分析 | 第19页 |
·总RNA的逆转录反应 | 第19页 |
·逆转录反应试剂 | 第19页 |
·逆转录反应过程 | 第19页 |
·龙眼梅PGIP基因的获得 | 第19-20页 |
·引物的选用与合成 | 第19-20页 |
·PCR反应 | 第20页 |
·PCR产物的回收与克隆 | 第20-23页 |
·菌株与试剂 | 第20-21页 |
·PCR产物的回收及检测 | 第21页 |
·回收片段的连接 | 第21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1-22页 |
·重组子筛选及插入片段的菌液PCR检测 | 第22-2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23-34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23页 |
·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23页 |
·龙眼梅基因组DNA的PGIP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23-25页 |
·龙眼梅cDNA的PGIP基因片段获得 | 第25-28页 |
·龙眼梅cDNA的PGIP基因全序列拼接结果 | 第25-26页 |
·龙眼梅cDNA的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的推导 | 第26-28页 |
·龙眼梅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Blast结果 | 第28-30页 |
·龙眼梅PGIP DNA与cDNA序列比较分析 | 第30-34页 |
第二章 美国黑李PGIP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 第34-45页 |
前言 美国黑李简介 | 第3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材料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美国黑李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34页 |
·美国黑李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34-35页 |
·美国黑李基因组DNA的PGIP基因片段获得 | 第35-36页 |
·美国黑李cDNA的PGIP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36-39页 |
·美国黑李cDNA的PGIP基因全序列拼接结果 | 第36-37页 |
·美国黑李cDNA的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的推导 | 第37-39页 |
·美国黑李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Blast结果 | 第39-41页 |
·美国黑李PGIP DNA与cDNA序列比较分析 | 第41-45页 |
第三章 台湾甜桃PGIP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 第45-56页 |
前言 台湾甜桃简介 | 第4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材料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台湾甜桃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45页 |
·台湾甜桃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45-46页 |
·台湾甜桃基因组DNA的PGIP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46-47页 |
·台湾甜桃cDNA的PGIP基因片段获得 | 第47-50页 |
·台湾甜桃cDNA的PGIP基因全序列拼接结果 | 第47-48页 |
·台湾甜桃cDNA的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的推导 | 第48-50页 |
·台湾甜桃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的Blast结果 | 第50-53页 |
·台湾甜桃PGIP DNA与cDNA序列比较分析 | 第53-56页 |
第四章 油(木奈)PGIP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 第56-67页 |
前言 油(木奈)简介 | 第56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6页 |
·材料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6-67页 |
·油(木奈)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56页 |
·油(木奈)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56-57页 |
·油(木奈)基因组DNA的PGIP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57-58页 |
·油(木奈)cDNA的PGIP基因片段获得 | 第58-61页 |
·油(木奈)cDNA的PGIP基因全序列拼接结果 | 第58-59页 |
·油(木奈)cDNA的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的推导 | 第59-61页 |
·油(木奈)PGIP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的Blast结果 | 第61-63页 |
·油(木奈)PGIP DNA与cDNA序列比较分析 | 第63-67页 |
第五章 龙眼梅、美国黑李、台湾甜桃和油(木奈)PGI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比较 | 第67-70页 |
1.用A引物获得的四种植物PGI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较 | 第67-68页 |
2.用A引物获得的四种果树PGI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聚类分析 | 第68页 |
3.用B引物获得的四种植物PGI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较 | 第68-69页 |
4.用B引物获得的四种果树PGI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聚类分析 | 第69-70页 |
第六章 讨论 | 第70-75页 |
1.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0-71页 |
2.总RNA的提取 | 第71-73页 |
3.克隆结果的讨论 | 第73-74页 |
4.蛋白质序列比较的讨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