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动态监测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城市扩展遥感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城市热岛的遥感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遥感影像融合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区的基本状况 | 第18-22页 |
| ·基本地理自然状况 | 第18-19页 |
| ·泉州市行政区划的沿革 | 第19-20页 |
| ·泉州市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第22-30页 |
| ·影像校正、配准 | 第23-25页 |
| ·影像融合 | 第25-28页 |
| ·IHS 变换 | 第25页 |
| ·高通滤波变换(HPH) | 第25-26页 |
| ·MLT 法变换 | 第26页 |
| ·Brovey变换 | 第26-27页 |
| ·SFIM 变换 | 第27-28页 |
| ·影像增强处理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研究 | 第30-59页 |
| ·土地利用/覆盖的意义 | 第30页 |
| ·土地利用/覆盖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 第30-31页 |
| ·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分类 | 第31-48页 |
|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划分 | 第31-34页 |
| ·美国地质调查局 1976 年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系统 | 第31-33页 |
| ·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分类系统 | 第33-34页 |
| ·泉州市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体系 | 第34页 |
|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 第34-36页 |
| ·计算机监督分类 | 第36-42页 |
| ·训练样本选取 | 第37-39页 |
| ·分类方法的选取 | 第39-40页 |
| ·波段组合的选择 | 第40-42页 |
| ·遥感图像分类后处理 | 第42页 |
| ·遥感图像分类结果 | 第42-45页 |
| ·分类结果的精度评价 | 第45-48页 |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方法 | 第48-55页 |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度量指标 | 第52-53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第55-59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 第55-57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因素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城市扩展研究 | 第59-73页 |
| ·城市建成区的提取 | 第59-64页 |
| ·NDBI 指数法 | 第59-61页 |
| ·人机交互目视判读法 | 第61-63页 |
| ·叠加分析 | 第63-64页 |
| ·城镇扩展的空间分析 | 第64-68页 |
| ·城市空间扩展的分布和趋势 | 第64-65页 |
| ·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式 | 第65-67页 |
| ·城市蔓延 | 第65页 |
| ·轴向扩展 | 第65-66页 |
| ·开发区建设 | 第66页 |
| ·郊区城市化 | 第66-67页 |
| ·城镇扩展用地来源的结构分析 | 第67-68页 |
| ·城市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 第68-73页 |
| ·人口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 | 第69-70页 |
| ·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 第70-71页 |
| ·政策法规的推动作用 | 第71页 |
| ·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作用 | 第71-72页 |
| ·城市环境改善措施的调节作用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城市的热岛效应 | 第73-89页 |
| ·城市热岛概述 | 第73-74页 |
| ·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方法 | 第74-79页 |
| ·热红外图像的预处理 | 第74-76页 |
| ·地表温度反演 | 第76-79页 |
| ·城市热力场分布的景观分析 | 第79-81页 |
| ·城市热岛效应与植被的关系 | 第81-84页 |
| ·城市热岛形成的影响因子 | 第84-87页 |
| ·下垫面材料 | 第84-85页 |
| ·不透水面和径流 | 第85-86页 |
| ·城市自身的热源 | 第86页 |
| ·天气、气候等气象条件 | 第86-87页 |
| ·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与改善措施 | 第87-89页 |
| 第六章 泉州市地表湿度遥感反演的专题研究 | 第89-100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90页 |
| ·湿度场的遥感反演 | 第90-93页 |
| ·遥感监测湿度的定量估测演算 | 第93-97页 |
| ·土壤水分的遥感计算公式推导 | 第93-96页 |
| ·地表空气湿度的遥感计算 | 第96-97页 |
| ·地表湿度与植被指数、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97-98页 |
| ·地表湿度的环境效应 | 第98-100页 |
| 第七章 泉州市蒸发量的遥感反演研究 | 第100-111页 |
| ·引言 | 第100-101页 |
| ·地面蒸发量估算的卫星遥感反演 | 第101-103页 |
| ·重要参数求取 | 第103-109页 |
| ·结果分析 | 第109-110页 |
| ·蒸散(发)作用与城市热岛的关系 | 第110-111页 |
| 第八章 城市扩展、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热环境的互动关系分析 | 第111-115页 |
| ·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互动作用 | 第111-112页 |
| ·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热环境的互动研究 | 第112-113页 |
| ·城市扩展与城市热环境的相关分析 | 第113-115页 |
| 结 论 | 第115-119页 |
| 泉州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 第115-116页 |
| 泉州市城市扩展的遥感分析 | 第116页 |
| 泉州市环境变化分析研究 | 第116-117页 |
| 土地利用变化、城市扩展与环境变化三者的互动关系 | 第11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7-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32页 |
| 致 谢 | 第132-133页 |
| 个人简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