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10页 |
第二部分 酸枣仁汤的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1 酸枣仁汤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2 酸枣仁汤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3 中药复方研究思路 | 第14-18页 |
第三部分 酸枣仁汤及其主要单味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 第18-22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9-22页 |
第四部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酸枣仁油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22-32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酸枣仁油的指纹图谱研究 | 第23-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五部分 酸枣仁皂苷部位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32-44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32-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六部分 酸枣仁汤有效部位血清药化学的初步研究 | 第44-47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4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七部分 酸枣仁汤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研究 | 第47-52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7页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47-51页 |
3讨论 | 第51-52页 |
第八部分 结语与创新点 | 第52-53页 |
第九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图 | 第5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