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3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碳纤维加固 RC开孔平板的试验研究 | 第16-28页 |
2.1 试验方案 | 第16-19页 |
2.1.1 试验试件的设计 | 第16-17页 |
2.1.2 试验加载方案 | 第17-19页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2.2.1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 | 第19-21页 |
2.2.2 裂缝的扩展及最终形态 | 第21-23页 |
2.2.3 变形刚度 | 第23页 |
2.2.4 破坏模式及钢筋、CFRP的应变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碳纤维加固 RC开孔平板的承载力分析 | 第28-41页 |
3.1 基于塑性铰线法的分析与计算 | 第28-34页 |
3.1.1 概念 | 第28-29页 |
3.1.2 塑性铰线法的基本思路 | 第29页 |
3.1.3 应用到碳纤维加固开孔平板中的注意事项 | 第29-30页 |
3.1.4 中心开孔加固平板的承载力计算 | 第30-32页 |
3.1.5 开偏孔加固平板的承载力计算 | 第32-34页 |
3.2 基于板条带法的分析与计算 | 第34-38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3.2.2 板条带法在碳纤维加固开孔平板中的应用原则 | 第35-36页 |
3.2.3 运用板条带法计算加固平板的承载力 | 第36-38页 |
3.3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3.4 碳纤维加强开孔平板的设计步骤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碳纤维加固RC开孔平板的有限元模拟 | 第41-57页 |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6页 |
4.1.1 单元模型 | 第41-43页 |
4.1.2 材料模型 | 第43-45页 |
4.1.3 网格的划分 | 第45-46页 |
4.1.4 约束及荷载的施加 | 第46页 |
4.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6-56页 |
4.2.1 挠度分析 | 第46-48页 |
4.2.2 钢筋的荷载-应变曲线 | 第48-49页 |
4.2.3 碳纤维的荷载-应变曲线 | 第49页 |
4.2.4 不同荷载下钢筋、碳纤维应力变化有限元分析 | 第49-53页 |
4.2.5 板中钢筋、碳纤维的极值点的荷载一应力曲线 | 第53-54页 |
4.2.6 加载过程中混凝土板底裂缝的开展 | 第54-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碳纤维加固RC开孔平板的界面应力分析 | 第57-72页 |
5.1 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 第57-60页 |
5.1.1 粘结破坏的模型 | 第57-58页 |
5.1.2 外贴材料加固梁的界面应力 | 第58-59页 |
5.1.3 外贴材料加固板的界面应力 | 第59页 |
5.1.4 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的比较 | 第59-60页 |
5.2 碳纤维加固开孔平板界面性能研究 | 第60-69页 |
5.2.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60-61页 |
5.2.2 粘结层上的界面应力 | 第61-63页 |
5.2.3 胶层宽度方向上的界面应力 | 第63-66页 |
5.2.4 胶层长度方向上的界面应力 | 第66-69页 |
5.2.5 粘结破坏的发生 | 第69页 |
5.3 粘结力的影响因素 | 第69-70页 |
5.4 有关设计的几点建议 | 第70-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探讨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探讨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