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系统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事务处理概述 | 第11-21页 |
1.1 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2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事务处理的引入 | 第13-15页 |
1.3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事务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事务模型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2 典型产品 | 第16-17页 |
1.3.3 现有事务处理方案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其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2 工作流事务模型研究 | 第21-31页 |
2.1 传统的事务概念 | 第21-23页 |
2.1.1 事务的状态 | 第21-22页 |
2.1.2 事务的ACID特性 | 第22-23页 |
2.2 高级事务模型 | 第23-27页 |
2.2.1 嵌套事务模型 | 第23-24页 |
2.2.2 Sagas | 第24页 |
2.2.3 分支/汇合事务模型 | 第24-25页 |
2.2.4 ACTA | 第25-26页 |
2.2.5 ConTracts | 第26-27页 |
2.3 工作流事务与传统事务的分析比较 | 第27-28页 |
2.4 工作流事务与高级事务模型中事务的分析比较 | 第28-29页 |
2.5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事务处理的难点 | 第29-31页 |
3 基于事务语义的工作流模型 | 第31-44页 |
3.1 模型的组成元素 | 第31-32页 |
3.2 模型的控制结构 | 第32-34页 |
3.3 模型中活动的一致性关系分类 | 第34-36页 |
3.3.1 一致活动集 | 第34-35页 |
3.3.2 活动依赖关系 | 第35-36页 |
3.4 模型中的事务语义 | 第36-41页 |
3.4.1 活动的事务语义 | 第36-39页 |
3.4.2 事务范围 | 第39-40页 |
3.4.3 原子范围 | 第40-41页 |
3.5 事务范围数据结构的表达 | 第41-43页 |
3.6 定义可补偿事务对象 | 第43-44页 |
4 工作流中错误分析及恢复策略 | 第44-55页 |
4.1 流程分析 | 第44-45页 |
4.2 工作流错误分类 | 第45-49页 |
4.2.1 产生的原因 | 第45-46页 |
4.2.2 产生的后果 | 第46-47页 |
4.2.3 错误分类及错误模型 | 第47-49页 |
4.3 错误处理 | 第49-50页 |
4.4 事务恢复执行模式 | 第50-55页 |
4.4.1 用户层的恢复执行 | 第50-51页 |
4.4.2 系统层的恢复执行模式 | 第51-55页 |
5 事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63页 |
5.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55-56页 |
5.2 过程建模子系统的设计 | 第56-58页 |
5.2.1 功能简介 | 第56-57页 |
5.2.2 用户界面设计 | 第57-58页 |
5.3 运行服务子系统的设计 | 第58-63页 |
5.3.1 功能简介 | 第58-59页 |
5.3.2 体系结构 | 第59-60页 |
5.3.3 事务服务器的内部结构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