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 第1-14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网络自然分风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网络调节与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固定半割集条件下的按需分风 | 第10页 |
1.2.4 风网特征图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5 角联结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成庄矿仿真系统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MVSS可视化简介及实现的功能 | 第14-36页 |
2.1 矿井通风系统拓扑关系自动建立和管理 | 第14-20页 |
2.1.1 矿井通风系统拓扑关系及概念 | 第14-16页 |
2.1.2 矿井通风网络的拓扑关系 | 第16-18页 |
2.1.2.1 矿井通风网络拓扑关系的数表表示 | 第16页 |
2.1.2.2 矿井通风系统拓扑关系特点 | 第16-18页 |
2.1.3 矿井通风系统拓扑关系自动建立和管理实现机制 | 第18-20页 |
2.2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风网平衡图的可视化 | 第20-26页 |
2.2.1 平衡图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平衡图的性质 | 第21-23页 |
2.2.3 平衡图的功能 | 第23-24页 |
2.2.4 实现机制 | 第24-26页 |
2.3 复合节点 | 第26-29页 |
2.3.1 复合节点的概念 | 第26-27页 |
2.3.2 形成复合节点的原则 | 第27-28页 |
2.3.3 简化的方法 | 第28页 |
2.3.4 复合节点打开 | 第28-29页 |
2.4 采用固定宽度双线表示巷道节点处的自动处理 | 第29-34页 |
2.4.1 固定双线节点坐标处理 | 第30-33页 |
2.4.1.1 节点只与一条巷道关联双线坐标计算 | 第31-32页 |
2.4.1.2 节点与多条巷道关联双线坐标计算 | 第32-33页 |
2.4.2 固定双线节点自动处理的实现机制 | 第33-34页 |
2.5 矿井通风系统属性数据管理及其可视化 | 第34页 |
2.6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数值计算可视化 | 第34-36页 |
2.6.1 矿井通风系统图形完备性检查可视化 | 第34页 |
2.6.2 角联风路可视化 | 第34-35页 |
2.6.3 矿井通风系统仿真结果可视化 | 第35页 |
2.6.4 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分风调节可视化 | 第35-36页 |
3 成庄矿通风阻力参数测试及数据预处理 | 第36-40页 |
4 成庄矿通风系统图及主要通风机性能特性曲线的绘制 | 第40-53页 |
4.1 成庄矿通风系统图绘制 | 第40-43页 |
4.1.1 成庄矿通风系统图绘制 | 第40-41页 |
4.1.2 成庄矿巷道的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编辑 | 第41-43页 |
4.1.2.1 巷道的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编辑 | 第41页 |
4.1.2.2 节点属性数据查询和编辑 | 第41-43页 |
4.1.2.3 构筑物属性数据查询和修改 | 第43页 |
4.2 成庄矿主要通风机性能特性曲线的绘制和仿真控制 | 第43-49页 |
4.2.1 加载模板过程 | 第44-45页 |
4.2.2 实例演示 | 第45-46页 |
4.2.3 此绘制方法的优点 | 第46页 |
4.2.4 新建2#、3#风井风机特性曲线 | 第46-48页 |
4.2.5 仿真系统中通风动力装置仿真控制 | 第48-49页 |
4.3 成庄矿仿真系统实现的主要仿真功能 | 第49-53页 |
5 成庄矿通风系统优化和改造 | 第53-58页 |
5.1 二盘区、四盘区分区通风 | 第53-55页 |
5.2 新2#风井投运 | 第55-56页 |
5.3 三、五盘区分区通风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附表 | 第60-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