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宪政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 | 第1-16页 |
1、什么是宪政 | 第6-10页 |
2、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第10-12页 |
(1) 政治文明的含义 | 第10页 |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 | 第10-12页 |
3、宪政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 | 第12-16页 |
(1) 宪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 | 第12-14页 |
(2) 宪政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一致,都是为实现和保障人权 | 第14-16页 |
二、宪政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第16-26页 |
1、宪政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 第16-19页 |
(1) 宪政确认和保障党的领导的合法性 | 第16-17页 |
(2) 宪政在最高层面上理顺了党同国家最高权力的关系 | 第17-18页 |
(3) 宪政为党的领导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 第18-19页 |
2、宪政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促进和完善功能 | 第19-23页 |
(1) 宪政保障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 | 第19页 |
(2) 宪政可缓解代议制民主的内在张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健康轨道发展 | 第19-23页 |
3、宪政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第23-26页 |
(1) 法制、人治、法治 | 第23页 |
(2) 宪政对依法治国的推动作用 | 第23-26页 |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宪政路径选择 | 第26-42页 |
1、依法领导、依法执政,推动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变革 | 第26-29页 |
(1) 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的关系 | 第26-27页 |
(2)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行依法领导和依法执政 | 第27-29页 |
2、加强和完善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第29-34页 |
(1) 人民监督 | 第30-33页 |
(2) 人大监督 | 第33-34页 |
3、加强宪政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第34-39页 |
(1) 正确处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关系,树立宪法权威 | 第34-36页 |
(2) 完善宪法的监督制度 | 第36-39页 |
4、进一步扩大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39-42页 |
(1) 人权与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39-40页 |
(2) 完善人权的保障制度 | 第40页 |
(3) 扩大人权的保障范围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