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生产企业高端产品经营分析研究——以青岛卷烟厂为例
1. 前言 | 第1-16页 |
1.1 问题的背景 | 第7-9页 |
1.1.1 企业发展史 | 第7-8页 |
1.1.2 组织结构 | 第8页 |
1.1.3 人力资源 | 第8页 |
1.1.4 技术装备和科研创新能力 | 第8-9页 |
1.1.5 市场营销 | 第9页 |
1.1.6 管理水平 | 第9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3 问题总结 | 第11-14页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 PEST分析 | 第16页 |
2.2 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 第16-19页 |
2.3 价值链分析 | 第19-21页 |
3. 青岛卷烟厂产业竞争分析 | 第21-37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1-24页 |
3.1.1 世界烟草业的基本格局 | 第21-22页 |
3.1.2 中国烟草行业状况 | 第22-24页 |
3.2 竞争分析 | 第24-27页 |
3.2.1 中外卷烟企业实力对比 | 第24-25页 |
3.2.2 品牌竞争情况 | 第25-27页 |
3.3 政策环境分析 | 第27-30页 |
3.3.1 烟草专卖制度 | 第27页 |
3.3.2 烟草行业的地方保护主义 | 第27-28页 |
3.3.3 烟草税收政策 | 第28页 |
3.3.4 WTO及WHO的影响 | 第28-30页 |
3.4 消费者分析 | 第30-31页 |
3.4.1 中国烟草消费特点及诱因 | 第30页 |
3.4.2 中国烟草消费的地域性 | 第30页 |
3.4.3 中国烟草消费者消费心理分析 | 第30-31页 |
3.4.4 中国烟草消费偏好 | 第31页 |
3.5 我国卷烟市场分析 | 第31-33页 |
3.5.1 我国卷烟市场的发展史 | 第31-32页 |
3.5.2 卷烟市场体系建设 | 第32-33页 |
3.5.3 我国城乡销售网络建设 | 第33页 |
3.6 我国烟草行业的营销状况 | 第33-37页 |
3.6.1 产品 | 第33页 |
3.6.2 价格 | 第33-34页 |
3.6.3 销售渠道 | 第34页 |
3.6.4 促销 | 第34-37页 |
4. 青岛卷烟厂营销组合问题分析 | 第37-51页 |
4.1 产品问题 | 第37-48页 |
4.1.1 曾经的辉煌——恢复驰名老牌号 | 第37-40页 |
4.1.2 品牌延伸和多品牌策略的失败 | 第40-43页 |
4.1.3 产品结构低下影响获利能力 | 第43-47页 |
4.1.4 产品质量不稳定是销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 第47-48页 |
4.2 定价问题 | 第48-49页 |
4.2.1 产品价格逐年下滑影响获利能力 | 第48-49页 |
4.3 渠道问题 | 第49-50页 |
4.4 促销手段 | 第50-51页 |
5. 青岛卷烟厂供应链问题分析 | 第51-60页 |
5.1 来料储运问题分析 | 第51-52页 |
5.2 原料采购问题分析 | 第52-55页 |
5.2.1 中国烟叶生产现状 | 第52-53页 |
5.2.2 颐中集团青岛卷烟厂烟叶原料供应难题 | 第53-55页 |
5.3 业务流程问题分析 | 第55-60页 |
5.3.1 现行烟叶采购业务流程 | 第55-58页 |
5.3.2 现行业务流程存在问题 | 第58-60页 |
6. 结论及青岛卷烟厂的对策 | 第60-63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青岛卷烟厂的对策 | 第60-63页 |
6.2.1 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 第60-61页 |
6.2.2 调整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结构 | 第61页 |
6.2.3 完善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加工能力 | 第61-63页 |
7. 行业借鉴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3-65页 |
7.1 行业借鉴 | 第63页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