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城市综合防灾的城市形态优化研究

1 绪论第1-14页
   ·课题的提出第9-10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论文综述第13页
 参考文献第13-14页
2 城市灾害源及当前我国城市防灾的误区第14-23页
   ·城市化与城市灾害概述第14页
   ·城市灾害源第14-20页
     ·城市地震灾害第14-15页
     ·城市洪涝灾害第15-17页
     ·城市气象灾害第17-18页
     ·城市地质灾害第18-19页
     ·城市火灾第19页
     ·环境与生物灾害第19-20页
   ·当前我国城市防灾的一些误区第20-22页
     ·“被动式”的城市防灾规划第20页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防灾问题第20-21页
     ·信息化、网络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灾害隐患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页
 参考文献第22-23页
3 防灾意识在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中的发展第23-38页
   ·古代城市建设中朴素的防灾思想第23-26页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防灾措施第23-24页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防灾减灾实践第24-26页
   ·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问题”及对城市防灾的早期探索第26-29页
     ·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问题”第26-28页
     ·工业革命后对防范城市灾害的合理城市形态的探索第28-29页
   ·近、现代大规模灾害后人们对城市防灾建设的探索第29-34页
     ·唐山市震后重建的思考第29-32页
     ·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的公园规划第32-33页
     ·阪神、淡路大地震与防灾绿地系统第33-34页
   ·国外先进的城市防灾经验——以日本的防灾公园为例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4 城市形态与城市防灾的辩证关系第38-44页
   ·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防灾第38-39页
     ·城市绿地系统的定义、分类第38页
     ·城市绿地与公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第38-39页
   ·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城市防灾第39-41页
     ·城市道路交通及其空间布局第39-40页
     ·城市道路布局形态与城市防灾第40-41页
   ·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与城市防灾第41-43页
     ·我城市基础设施的定义和分类第41-42页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防灾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5 防范城市灾害的城市形态优化对策第44-59页
   ·建立结合防灾的城市用地形态第44-46页
     ·科学选择城市发展用地第44页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第44-45页
     ·建立间隙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第45页
     ·塑造功能综合、结合防灾的城市用地形态第45-46页
   ·注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第46-50页
     ·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有关法律、法规第46-47页
     ·城市应急避难所的规划第47-50页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第50-52页
     ·避灾绿地的规划要点第51页
     ·避灾据点与避灾通道规划第51-52页
     ·避灾绿地的树种选择第52页
   ·加强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第52-53页
   ·“城中村”问题第53-55页
     ·“城中村”的形态与城市防灾第53-54页
     ·西安“城中村”现状第54-55页
     ·“城中村”的整合策略第55页
   ·法律、法规的科学制定和保障第55-56页
   ·我国第一个防灾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介绍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6 基于GIS的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第59-81页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第59-60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发展第59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第59-60页
   ·西安主要城市灾害情况第60-62页
     ·地震灾害第60-61页
     ·地裂缝第61-62页
   ·西安市城区公园防灾能力分析第62-79页
     ·西安市公园现状第62-64页
     ·西安市区人口密度分布第64-70页
     ·城区公园防灾避险能力分析第70-75页
     ·西安市城市防灾公园周边资源的分析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1页
7 结论第81-83页
   ·结论第81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81-82页
   ·展望第82-83页
附表第83-88页
文中图表来源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阶段供应链库存问题研究
下一篇:干旱内陆区作物生长影响的潜水蒸发和农田排水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