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明清讼学研究

绪论第1-27页
 一、选题缘起第9页
 二、明清讼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主要内容第9-14页
 三、明清讼学在我国古代法学中的历史地位第14-18页
 四、国内外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回顾第18-27页
第一章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讼”的价值理念第27-52页
 第一节 讼的内涵与释义第27-35页
 第二节 中国最早的讼事及传说第35-37页
 第三节 鼠雀之讼与甘棠理念第37-41页
 第四节 健讼、速讼与息讼的现实基础第41-52页
第二章 民间法律知识的形成与讼学传播第52-77页
 第一节 民间法律知识形成的主要渠道第52-65页
 第二节 从邓析到哗鬼讼师、恶讼师第65-70页
 第三节 从《邓析子》、《公孙龙子》到《邓思贤》、《公理杂字》第70-73页
 第四节 书铺、酒肆、茶馆、歇家与私塾第73-77页
第三章 明清法律职业与讼师形成之考察第77-97页
 第一节 明清士人出路歧异与法律职业第77-85页
 第二节 刑名师爷与讼师的职业异同第85-90页
 第三节 讼师队伍的层次考察第90-93页
 第四节 职业讼师的标准及其流变第93-97页
第四章 讼师秘本的制作及其基本内容第97-117页
 第一节 讼师秘本的基本特质第97-101页
 第二节 讼师秘本制作:经验与素材第101-107页
 第三节 现存讼师秘本的版本述评第107-112页
 第四节 讼师秘本的内容略述第112-117页
第五章 讼师秘本与其他法律著作之比较第117-139页
 第一节 讼师秘本是讼学的主要载体第117-121页
 第二节 讼师秘本与律学著作之比较第121-127页
 第三节 讼师秘本与刑幕秘本之比较第127-132页
 第四节 讼师秘本与案例判牍之比较第132-136页
 第五节 讼师秘本与公案传奇之比较第136-139页
第六章 讼学对法律的理解方式及其技巧第139-169页
 第一节 讼学是诠释律例的一种灵活方式第139-146页
 第二节 讼学理解法律的角度、目标与方法第146-155页
 第三节 讼学的证据意识与论证逻辑第155-159页
 第四节 讼学出奇制胜的诉讼技巧第159-163页
 第五节 讼学常用技巧术语注释第163-169页
第七章 明清讼学对明清司法制度的矫治第169-200页
 第一节 明清讼学提高了民众的法律知识第169-174页
 第二节 明清讼学刺激了民众参与诉讼的热情第174-181页
 第三节 明清讼学对封建司法制度的潜在挑战第181-185页
 第四节 讼学从反面推动了官方的司法审判改革第185-200页
第八章 明清时期封建国家厉禁健讼与讼学第200-226页
 第一节 明清讼学对传统社会的整体冲击第200-205页
 第二节 明清时期封建国家对讼师与讼师秘本的认定第205-211页
 第三节 明清时期封建国家对讼师的缉拿与惩处第211-219页
 第四节 讼师惩处的个案分析第219-226页
小结第226-231页
参考文献第231-247页
后记第247-248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转型研究:基于能力的视角
下一篇:上海郊区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