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研究进展及3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证治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一、中医防治AMI的进展 | 第12-20页 |
1 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证候研究 | 第13-14页 |
3 中医临床研究 | 第14-19页 |
·辨证论治 | 第14-16页 |
·专方专法 | 第16页 |
·中医针剂治疗 | 第16-17页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17-19页 |
4 结语 | 第19-20页 |
二、现代医学防治AMI的进展 | 第20-30页 |
1 病因与诱因 | 第20-21页 |
2 发病机制 | 第21-23页 |
·斑块的形成 | 第22页 |
·易破裂斑块的组织学特点 | 第22页 |
·斑块的破裂 | 第22-23页 |
3 诊断 | 第23-25页 |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 第23页 |
·肌钙蛋白(CTN-T及CTN-I) | 第23-24页 |
·肌红蛋白(MB) | 第24页 |
·CTN-T与其他指标相比的优点 | 第24-25页 |
4 治疗 | 第25-28页 |
·院前治疗 | 第25页 |
·院内治疗 | 第25-28页 |
·一般治疗 | 第25页 |
·再灌注治疗 | 第25-27页 |
·药物治疗 | 第27-28页 |
5 结语 | 第28-30页 |
前言 | 第30-32页 |
临床研究 | 第32-5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2 资料和方法 | 第32-36页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诊断标准 | 第32-33页 |
·纳入标准 | 第33页 |
·排除标准 | 第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临床信息采集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3 结果 | 第36-50页 |
·人口学资料分析 | 第36-38页 |
·主要症状分布情况 | 第38-39页 |
·首次舌诊分布情况 | 第39-40页 |
·首次脉诊分布情况 | 第40-41页 |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41-44页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情况 | 第44-50页 |
·西药使用情况 | 第44-45页 |
·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 | 第45-47页 |
·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 | 第47-48页 |
·方剂及中药使用情况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一般情况 | 第50页 |
·临床症状 | 第50-51页 |
·证候要素 | 第51页 |
·治疗情况 | 第51-52页 |
·西医治疗情况 | 第51-52页 |
·中医治疗情况 | 第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