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紫外检测-微流控毛细管电泳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微流控芯片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第9-35页
   ·引言第9-10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检测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的困难第10-11页
   ·芯片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检测系统第11-27页
     ·垂直于通道的横向检测第12-18页
     ·经通道侧壁的纵向检测第18-20页
     ·多重反射检测第20-23页
     ·应用波导技术检测第23-24页
     ·其它检测技术第24-27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检测技术在微流控芯片上的应用第27-31页
     ·电泳分离系统第27-30页
       ·药物分离第27-28页
       ·生物分子的分离第28-29页
       ·无机和小分子量的有机离子分离第29-30页
     ·色谱分离系统第30-31页
     ·其它流动分析系统第31页
   ·目前微流控芯片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第二章 H-通道微流控系统研究进展第35-51页
   ·引言第35页
   ·H-通道微流控系统基本结构第35-36页
     ·H-通道微流控系统的加工第36页
   ·流动注射试样引入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36-37页
   ·流动注射/顺序注射试样引入-H-通道微流控系统的发展第37-48页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顺序注射-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38-39页
     ·安培检测-流动注射-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39-40页
     ·化学发光检测-流动注射-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40-43页
       ·普通化学发光检测-FI-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41-42页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FI-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42-43页
     ·液芯波导-发光二极管激发荧光检测-流动注射/顺序注射-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43-45页
       ·液芯波导-LED激发荧光检测-FI-H-通道微系统第43-44页
       ·液芯波导-LED激发荧光检测-SI-H-通道微系统第44-45页
     ·紫外检测-流动注射-H-通道微流控系统第45-48页
       ·改进的落滴式接口-流动注射-H-通道微流控分析系统第46-47页
       ·应用于实际样品分离的流动注射-H-通道微流控分析系统第47页
       ·在线衍生-流动注射-H-通道微流控分析系统第47-48页
   ·类似H-通道结构的微流控分析系统第48-49页
     ·安培检测-毛细管电泳微系统第48-49页
     ·紫外检测-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复合微装置第49页
   ·H-通道微流控分析系统的局限性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基于缺口型试样管阵列试样引入系统的微型化紫外检测毛细管电泳系统第51-60页
   ·引言第51-52页
   ·实验部分第52-54页
     ·试剂与试样第52页
     ·仪器第52-54页
       ·毛细管电泳系统的加工第53页
       ·设备第53-54页
     ·实验操作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设计思想第54-55页
     ·进样方式的选择第55-56页
     ·降低系统进样携出的途径第56页
     ·进样时间的影响第56-57页
     ·进样电压的影响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第四章 微流控玻璃芯片鞘流型紫外检测毛细管电泳系统的初步研究第60-66页
   ·引言第60-61页
   ·实验部分第61-63页
     ·仪器与试剂第61页
     ·实验操作第61-63页
       ·芯片加工第61页
       ·鞘流检测池耦合光纤的加工第61-62页
       ·紫外检测第62页
       ·电泳操作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4页
     ·设计思想第63页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第63页
     ·初步实验性能第63-64页
   ·结论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目录第67-68页
独创性声明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在线预决策的安全稳定控制研究
下一篇:软件测试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