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隧道式锚碇受力机理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5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问题的意义第10-11页
   ·隧道式锚碇的国内外概况及研究现状第11-14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数值分析方法第15-29页
   ·隧道式锚碇系统的受力机理第15-16页
   ·岩土工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法第16-17页
   ·岩土材料增量本构关系第17-19页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第19-29页
     ·接触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土木工程中接触分析的应用第20-22页
     ·ANSYS通用软件中的接触问题解决第22-29页
第三章 角笼坝大桥锚碇系统可靠性分析第29-49页
   ·角笼坝大桥锚碇工程概况第29-31页
     ·概况简述第29页
     ·工程地质情况第29-30页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第30-31页
     ·锚碇结构体情况第31页
   ·二维与三维计算比较,提出合理简化第31-34页
     ·二维线弹性数值计算第31-33页
     ·三维线弹性数值计算第33-34页
     ·二维计算模型与三维计算模型的比较第34页
   ·无接触单元与有接触单元计算的比较第34-38页
     ·无接触单元与有接触单元情况下弹塑性数值计算第34-37页
     ·无接触单元与有接触单元计算模型的比较第37-38页
   ·角笼坝大桥锚碇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8-49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计算结果第39-43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43-44页
     ·在达到主缆极限拉力状态时的计算结果第44-47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47-49页
第四章 锚碇结构设计参数研究第49-73页
   ·关于粘结力c的研究第49-54页
     ·计算模型第50页
     ·计算结果第50-53页
     ·结果分析第53-54页
   ·关于倾角α的研究第54-58页
     ·计算模型第54页
     ·计算结果第54-57页
     ·结果分析第57-58页
   ·关于锚碇轴向长度L的研究第58-62页
     ·计算模型第58页
     ·计算结果第58-61页
     ·结果分析第61-62页
   ·关于锚碇放大角γ的研究第62-67页
     ·计算模型第62-63页
     ·计算结果第63-66页
     ·结果分析第66-67页
   ·拟和辅助设计的经验公式第67-73页
     ·岩层中抗拔桩基础的设计计算第67-69页
     ·当放大角为90°时,数值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比较第69-71页
     ·当放大角γ改变时,主缆拉力的经验公式第71-73页
第五章 锚碇原位模型试验第73-78页
   ·试验场地选址第73页
     ·选址原则第73页
     ·地址选定第73页
   ·原位模型试验第73-76页
   ·原位模型试验结果第76-78页
结论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滤波与分割的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数字控制的金卤灯用电子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