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光波导论文

玻璃基光波导离子交换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目录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4页
 1.1 引言 集成光学的产生和发展第8-9页
 1.2 玻璃集成光学第9-10页
 1.3 离子交换玻璃集成光学第10-11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范围第11-14页
第二章 熔盐离子交换第14-39页
 2.1 引言第14-16页
  2.1.1 熔盐离子交换法的历史和用途第14-16页
  2.1.2 研究的现状第16页
 2.2 离子交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第16-22页
  2.2.1 玻璃中离子的电导率第16-17页
  2.2.2 离子交换的驱动机制第17-19页
   2.2.2.1 热交换过程第18-19页
   2.2.2.2 电场辅助第19页
  2.2.3 熔盐离子交换的材料和条件第19-22页
   2.2.3.1 玻璃和掺杂离子第19-22页
   2.2.3.2 温度第22页
   2.2.3.3 交换离子的相对大小和基片的组分第22页
 2.3 实验条件和过程参数第22-27页
  2.3.1 实验设备第22-25页
   2.3.1.1 反应炉、坩锅、交换盐第23-24页
   2.3.1.2 控制设备第24页
   2.3.1.3 清洗的注意事项第24-25页
   2.3.1.4 电场辅助交换的特殊要求第25页
  2.3.2 反应过程第25-26页
  2.3.3 多步反应过程第26-27页
  2.3.4 波导的后处理过程第27页
 2.4 波导的属性第27-39页
  2.4.1 折射率变化和掺杂离子浓度的关系第27-31页
   2.4.1.1 化学变化第27-29页
   2.4.1.2 应力第29-31页
  2.4.2 折射率变化分布第31-39页
   2.4.2.1 相对迁移率的影响第31-33页
   2.4.2.2 温度和时间的效应第33-39页
第三章 玻璃离子交换波导的理论分析第39-67页
 3.1 离子交换过程的模拟第39-48页
  3.1.1 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和迁移第39-41页
  3.1.2 离子源和玻璃界面处的反应平衡和动力学第41-42页
  3.1.3 反应方程的一维解:平板波导的制造第42-45页
  3.1.4 反应方程的二维解:沟道波导的制造第45-48页
 3.2 离子交换产生的折射率变化第48-49页
 3.3 离子交换波导中的光传输模拟第49-56页
  3.3.1 光波导的模式属性第50-51页
  3.3.2 平板波导的WKB分析法第51-54页
   3.3.2.1 模式传播常数的计算第51-53页
   3.3.2.2 反WKB法第53页
   3.3.2.3 平板波导的模场分布第53-54页
  3.3.3 求解波导模式的方法第54-55页
  3.3.4 光线传输法(BPM)第55-56页
 3.4 本文所做的理论研究第56-67页
  3.4.1 掺杂离子浓度的分布第57-60页
   3.4.1.1 一次离子交换反应第57-58页
   3.4.1.2 二次离子交换反应第58-59页
   3.4.1.3 电场辅助热处理过程的模拟第59-60页
  3.4.2 波导的光学特性模拟第60-67页
   3.4.2.1 对于光场分布的模拟第61-62页
   3.4.2.2 对于光场传输的模拟第62-67页
第四章 实验工艺流程第67-76页
 4.1 工艺流程第67-72页
  4.1.1 工艺中的清洗流程第67-68页
  4.1.2 铝膜的淀积流程第68页
  4.1.3 光刻流程第68-70页
   4.1.3.1 匀胶第69页
   4.1.3.2 前烘第69页
   4.1.3.3 曝光第69页
   4.1.3.4 显影第69-70页
   4.1.3.5 后烘第70页
  4.1.4 湿法刻蚀掩模图形第70页
  4.1.5 器件端面抛光第70-72页
   4.1.5.1 粘片第71页
   4.1.5.2 粗磨第71页
   4.1.5.3 抛光第71-72页
   4.1.5.4 清洗第72页
 4.2 多步离子交换过程第72-74页
  4.2.1 离子交换反应过程第72-73页
  4.2.2 电场辅助热处理过程第73-74页
 4.3 实际工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74-76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第76-88页
 5.1 光波导的光学性能测试第76-80页
  5.1.1 光波导的光学性能测试系统第76-77页
  5.1.2 波导的光学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7-80页
   5.1.2.1 近场光斑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比较第77-78页
   5.1.2.2 各种反应条件对一次离子交换波导性能的影响第78-79页
   5.1.2.3 电场辅助热处理对波导性能的影响第79-80页
   5.1.2.4 二次离子交换对波导性能的影响第80页
 5.2 离子浓度分布的直接测量第80-85页
  5.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第80-82页
  5.2.2 样品的离子浓度测试结果与结论讨论第82-85页
   5.2.2.1 面扫描的应用——标样法确定系统参数第82-84页
   5.2.2.2 线扫描——分析离子浓度变化趋势第84-85页
   5.2.2.3 点扫描——检验理论模型第85页
 5.3 实验结果的综合讨论第85-88页
第六章 总结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