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宗与景观设计
前言 | 第1-6页 |
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禅宗渊源与思想体系 | 第10-14页 |
·禅宗渊源 | 第10-11页 |
·禅宗思想体系 | 第11-12页 |
·本心论 | 第11页 |
·迷失论 | 第11页 |
·开悟论 | 第11-12页 |
·境界论 | 第12页 |
·触目菩提的现量境界 | 第12页 |
·水月相忘的直觉境 | 第12页 |
·珠光交融的圆融境 | 第12页 |
·饥餐困眠的日用境 | 第12页 |
·禅宗思想与老庄思想的比较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禅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 第14-36页 |
·禅文化与审美意识 | 第14页 |
·禅宗对诗画的影响 | 第14-18页 |
·晋代至宋代 | 第15-16页 |
·元代至清代 | 第16-17页 |
·禅文化濡染下的诗画的特点 | 第17-18页 |
·禅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 第18-36页 |
·禅宗对古典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 | 第18-20页 |
·园林的“画境”升华到“意境” | 第18-20页 |
·园林空间以少胜多、以小见大 | 第18-19页 |
·园林设计渗入禅的意趣 | 第19-20页 |
·禅宗对私家园林发展的影响 | 第20-21页 |
·促进私家园林兴盛和艺术特征的变化 | 第20-21页 |
·禅宗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 第21-22页 |
·禅理濡染下的园林实现“妙造自然”的具体手法 | 第22-25页 |
·掇石叠山理水 | 第22-24页 |
·建筑物与自然美 | 第24页 |
·因借得体 | 第24-25页 |
·禅悟和园林欣赏 | 第25-36页 |
第三章 禅宗对日本造园的影响 | 第36-76页 |
·禅宗对日本古代绘画的影响 | 第36-38页 |
·日本庭园(禅宗园为主)赏析 | 第38-42页 |
·平安时期的庭园赏析 | 第38-39页 |
·平等院(Byodo-in)庭园 | 第38-39页 |
·浄琉璃寺(Joruri-Ji)庭园 | 第39页 |
·缣仓--南北朝时代的庭园赏析 | 第39页 |
·天龙寺(Tenryu-ji)方丈庭园 | 第39页 |
·两芳寺(Saiho-ji)庭园 | 第39页 |
·室町时代的庭园赏析 | 第39-41页 |
·金阁寺(kinkaku-ji)庭园 | 第40页 |
·银阁寺(Ginkaku-ji)庭园 | 第40页 |
·龙安寺(Ryoan-ji)庭园 | 第40-41页 |
·大德寺大仙院(Daisen-in)庭园 | 第41页 |
·桃山--江户时代的庭园赏析 | 第41-42页 |
·二之丸(Nijo)庭园 | 第41页 |
·南禅寺(Nanzen-ji)方丈庭园 | 第41页 |
·金地院(Konchi-in)庭园 | 第41-42页 |
·昭和年代庭园赏析 | 第42页 |
·龙源院(Ryogen-in)东滴壶分析 | 第42页 |
·禅宗与日本茶道、茶庭 | 第42-76页 |
·禅宗与茶道 | 第42-43页 |
·禅宗与茶庭 | 第43-76页 |
第四章 现代日本设计师对禅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76-92页 |
·日本景观建筑师--安藤忠雄 | 第76-78页 |
·安藤忠雄经营环境与空间关系时的手法 | 第76-77页 |
·自然环境引入 | 第76页 |
·内自循环空间 | 第76页 |
·大地形态建筑 | 第76-77页 |
·安藤忠雄作品赏析 | 第77-78页 |
·住吉长屋 | 第77页 |
·姬路文学馆 | 第77-78页 |
·日本景观设计师--什野俊明 | 第78-79页 |
·什野俊明作品精神 | 第78页 |
·什野俊明作品赏析 | 第78-79页 |
·国家金属研究院科技所的自然洁净广场 | 第78-79页 |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礼而和”园 | 第79页 |
·青山绿水园(首层瀑布园) | 第79页 |
·日本景观艺术家--野口勇 | 第79-92页 |
·野口勇作品赏析 | 第80-92页 |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庭院的设计 | 第80页 |
·加川剧本庭院 | 第80页 |
·曼哈顿银行下沉庭院 | 第80页 |
·日本东京最高法院庭园中的六个喷泉 | 第80-81页 |
·耶鲁大学贝尼克珍藏书图书馆的下沉式庭院 | 第81页 |
·洛杉矾的日美文化交流中心广场 | 第81页 |
·土门掌纪念馆的庭院 | 第81-92页 |
第五章 禅宗对西方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92-120页 |
·禅宗与极简主义 | 第92-99页 |
·禅宗与极简主义本质上的相似点 | 第92-93页 |
·极简主义的特点 | 第93-94页 |
·简洁的形式 | 第93页 |
·极少的材料 | 第93页 |
·单纯的色彩 | 第93-94页 |
·极简主义设计师 | 第94-99页 |
·波得.沃克 | 第94-97页 |
·波得.沃克作品赏析 | 第94-97页 |
·哈佛大学泰纳喷泉 | 第94-95页 |
·日本兵库县高科技中心 | 第95-96页 |
·柏林索尼中心街道广场 | 第96-97页 |
·景观设计师巴拉干 | 第97-99页 |
·巴拉甘景观和建筑设计神韵 | 第97-98页 |
·作品赏析 | 第98-99页 |
·吉拉迪住宅 | 第98页 |
·拉萨波里达住宅区园林 | 第98页 |
·圣克里斯托勃马房 | 第98-99页 |
·禅宗思想在设计中的继承和发扬 | 第99-120页 |
·詹姆士.罗斯 | 第99-101页 |
·詹姆士.罗斯的作品赏析 | 第100-101页 |
·詹姆士.罗斯的住宅Ridgewood | 第100页 |
·Anisfield Garden花园 | 第100-101页 |
·迪安.卡迪塞斯 | 第101-102页 |
·迪安.卡迪塞斯作品赏析 | 第101-102页 |
·Durfee Gardens花园 | 第101页 |
·A Plastic Garden塑料花园 | 第101-102页 |
·Brian Higley | 第102-120页 |
第六章 禅宗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 第120-126页 |
·禅宗与生态设计思想 | 第120-121页 |
·禅宗时空观与景观设计 | 第121-122页 |
·禅宗诗歌、偈语与景观设计 | 第122-124页 |
·禅宗寺庙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 第124-12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26-12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7-130页 |
导师简介 | 第130-131页 |
个人简介 | 第131页 |
感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