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及政策转型分析

引言第1-21页
第一章 背景及观点第21-25页
 一、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客观形势第21-22页
  (一) 总需求不足第21页
  (二) 失业水平提高第21页
  (三) 市场机制失灵第21-22页
  (四)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第22页
 二、 有关于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的观点第22-25页
  (一) 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观点第22-23页
  (二) 持积极财政政策将逐步淡出的看法第23-25页
第二章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理论分析及绩效评价第25-33页
 一、 基于我国现实经济状态下的理论分析第25-27页
 二、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绩效分析第27-30页
 三、 积极财政政策的评价及问题分析第30-33页
  (一) 国债的效用评价及问题分析第30-31页
  (二) 税收的效用评价及问题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及相应衡量指标分析第33-42页
 一、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必要性和趋势第33-34页
 二、 衡量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指标体系第34-37页
  (一) 衡量经济政策目标的指标体系综述第34页
  (二) 衡量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指标体系第34-37页
 三、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选择第37-42页
第四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下财政政策内部调整第42-50页
 一、 完善财政预算体系,支持预算政策转型第42-43页
  (一) 以单一帐户为方向,对财政性资金集中管理第42-43页
  (二) 规范政府财政支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第43页
  (三) 改革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政策的职能第43页
 二、 调整政府支出的方向和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43-45页
  (一) 直接经济建设费用的财政支出第43-44页
  (二)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第44页
  (三) 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第44-45页
  (四) 完善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第45页
 三、 完善税收调节体系,增强税收调节功能第45-48页
  (一) 针对于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调整第46页
  (二) 针对于促进企业投资的税收调整第46页
  (三) 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第46-47页
  (四) 进一步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第47页
  (五) 继续完善和改进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出口第47页
  (六) 大力进行农村的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第47页
  (七) 改革和完善地方税制,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第47-48页
  (八) 进一步完善税法体系第48页
 四、 适度缩减国债发行规模,改革国债发行政策第48-50页
第五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下的货币政策转型第50-64页
 一、 适应于积极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第50-52页
 二、 灵活运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大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第52-58页
  (一) 调整货币政策规则第53页
  (二) 稳定货币供应量,提高货币的流动性第53-54页
  (三) 适当调整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第54-55页
  (四) 大力发展央行的再贴现业务第55页
  (五) 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第55-56页
  (六) 改换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56-57页
  (七) 积极运用信贷政策第57-58页
 三、 完善货币传导机制,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58-64页
  (一) 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第58-59页
  (二) 完善金融市场第59-61页
  (三) 规范和发展金融机构第61-62页
  (四)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创造货币政策实施的良好外部环境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弧喷涂送丝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CD4立体构型设计的小分子免疫抑制剂的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