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一、 民事管辖权异议处理程序概述 | 第7-12页 |
(一) 我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处理程序 | 第7-8页 |
1 、 管辖权异议的概念及条件 | 第7页 |
2 、 我国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 | 第7-8页 |
(二) 外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处理程序 | 第8-12页 |
1 、 受理的时间和理由 | 第8页 |
2 、 种类 | 第8-9页 |
3 、 特点 | 第9-12页 |
二、 我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处理程序的缺陷 | 第12-16页 |
(一) 诉权与审判权失衡 | 第12-14页 |
1 、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虚无化 | 第12页 |
2 、 法院的审查职权缺乏有效约束 | 第12-13页 |
3 、 当事人滥用管辖异议权 | 第13-14页 |
(二) 管辖权异议的程序主体及其对应客体范围狭窄 | 第14页 |
1 、 主体范围狭窄 | 第14页 |
2 、 客体范围狭窄 | 第14页 |
(三) 管辖权异议期限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 第14-16页 |
三、 我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处理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 第16-35页 |
(一) 明确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 第16-21页 |
1 、 强化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 第16-17页 |
2 、 贯彻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 | 第17-19页 |
3 、 明确管辖权异议与法院依职权移送之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4 、 确立参与原则、公平原则和及时原则 | 第21页 |
(二) 有针对性的对管辖权异议处理程序既存的问题进行改革 | 第21-35页 |
1 、 拓宽提起管辖权异议的程序主体及其对应客体的范围 | 第21-29页 |
2 、 完善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加强对当事人管辖异议权的保护 | 第29-32页 |
3 、 对当事人滥用管辖异议权利进行限制 | 第32页 |
4 、 设立默示协议管辖制度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