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子午岭野家杂种猪和合作猪肉质特性比较及风味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

目录第1-5页
中文文摘第5-8页
英文文摘第8-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43页
 1 猪肉肉质的研究进展第11-32页
  1.1 肉质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1.2 猪肉的品质第14-26页
  1.3 目前肉质测定方法及手段的探讨第26-28页
  1.4 肉质特性研究重点及影响因素第28-32页
 2 猪肉风味的研究进展第32-43页
  2.1 肉品风味研究第32-33页
  2.2 猪肉的前体和风味化合物第33-34页
  2.3 猪肉风味产生的主要途径第34-37页
  2.4 最近鉴定的猪肉风味化合物和它们的感官性质第37页
  2.5 影响猪肉风味的因素第37-38页
  2.6 风味测定方法第38-41页
  2.7 肌苷酸(IMP)的研究与测定第41-43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43-133页
 3 试验设计与肉质评/测定方法第43-61页
  3.1 试验设计第43-46页
  3.2 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第46-61页
 4 猪肉肉质测定结果与分析第61-124页
  4.1 野家杂种猪及不同品种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第61-69页
  4.2 不同屠宰体重合作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第69-76页
  4.3 野家杂种猪及不同品种猪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第76-82页
  4.4 不同屠宰体重合作猪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第82-87页
  4.5 猪肉的能量测定第87-89页
  4.6 猪肉的理化、重金属指标测定第89-90页
  4.7 不同品种猪血清酶含量测定第90-98页
  4.8 猪肉的肌苷酸(IMP)含量测定第98-100页
  4.9 不同品种猪肌肉风味挥发性物质的提取与分析第100-124页
 5 结论与讨论第124-130页
  5.1 野家杂种猪的生长肉质特性与其所含野猪血统及杂交母本关系密切第124-125页
  5.2 合作猪在体重40kg时屠宰后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最优第125-126页
  5.3 野家杂种猪具有较高的肌肉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UFA/SFA仅次于合作第126-127页
  5.4 40kg屠宰体重合作猪的肌肉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第127页
  5.5 筛选CK、LDH、5'-NT和NEFA等血清指标可以预测肉质性状第127页
  5.6 猪肉的能值比较第127-128页
  5.7 猪肉的肌苷酸含量比较第128页
  5.8 SPEM法是有效简便的风味物质提取方法,条件不同测定结果不同第128-130页
 6 结论第130-132页
  6.1 野家杂种猪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30页
  6.2 合作猪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30-131页
  6.3 猪肉的肌苷酸含量研究结论第131页
  6.4 血清指标与胴体品质、肉质性状的关系第131页
  6.5 猪肉风味成分研究结论第131-132页
 7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问题第132-133页
  7.1 创新之处第132页
  7.2 存在问题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5页
附:博士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皆为第一作者文章):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税收效应与制度分析
下一篇:孤独的白杨--论陈映真小说创作思想